高考查询网 > 员工管理 > 正文

防止员工上贼船

更新时间:高考查询网

案例:无限信任的恶果

  陈良经营着一家小的贸易公司,因为公司的业务主要是同大型国有企业打交道,为维护关系,请客送礼便成为公司老板陈良最主要的营销手段。陈良把公司财务上的事情都交给公司的财务刘芬去处理,一开始陈良还隔三差五的检查一下公司的帐目,并且凡是超过两千元的提款就一定要他亲自签名。但时间一长陈良觉得这样实在太麻烦,最后,干脆由财务的刘芬直接签名提款,陈良只是象征性的问一下资金的用项,就在发票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为图方便陈良甚至要求刘芬攒齐一定数量的发票后才大笔一挥在整摞的发票上签字。

  事情最初并没有什么意外发生,但陈良在一次随意翻帐的过程中,发现帐目上一笔装修费用上的瓷砖的数量竟比他了解的数目多了一倍,这使陈良大吃一惊。他仔细的查证了一些其它的费用,发现公司竟有许多莫名其妙的支出。满怀疑虑的陈良把公司的一名一向为人诚实的职员叫进办公室进行询问,令陈良吃惊的是这名员工承认报单的数目有假,承认他和许多员工都参与了造假,而且不只一次,但他说他们每次造假只是为留下一点集体的“聚餐费”,数量都不很大,而真正的大贪是那些最接近他的支票的人。

  陈良被这名员工的话吓出一身的冷汗,他马上找人进驻公司开始查帐,随着帐目的清查,陈良发现公司几年间至少有两百万不知去向,同时还有至少两百万在一堆堆的糊涂单据中稀释并蒸发了,这就是说陈良剩下的资金假如还尽了银行的贷款,就一无所有了。

  陈良向公安部门举报了刘芬。调查的结果证实她是这一案件的主要责任人,在股市低迷的那一段时间她和她的丈夫在股市中赔进了一百多万,还有一些钱她也不知道哪去了。根据她的交代,几乎整个公司的人都参与了这场“快乐分配”的游戏,也许是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在给公司其它人报单时她有时甚至暗示他们可以多报一点,于是采购、报单几乎成为了公司一种额外的福利┉┉

  公司所有的员工竟然都是贼,这让陈良怎么也无法接受,在陈良处理完各种纠纷后,陈良无法面对他经营的事实,他也不能原谅自己和他的所有员工,陈良将公司出售了。

员工为何会行窃

  尽管偷窃公司财物的后果每一个员工都很清楚,但还是有许多人冒险去尝试。《HR Magazine》杂志分析说,员工侵吞公司财物,通常具有动机、机会、合理化三大元素:所谓的动机是,员工在财务上有压力,例如,员工的家人突然生了重病,需要大笔的医药费,或者员工一向有赌博的习惯,至今已经债台高筑;所谓的机会是,员工的职务有可能侵吞公司财物,例如,员工经手公司的现金或货物,而公司的监管又不够严格;所谓的合理化是,员工找到侵吞公司财物的借口,以说服自己实际采取行动。例如:“我只是先借公司一点钱,以后有钱的时候,我会再偷偷补回来。”“跟同事比起来,我的薪水太少了,这本来就是公司该给我的。”

  在企业发生偷窃公司财物的情况还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个人的偷窃:一类是集体的偷窃。从我们身边发生案利来看,个人偷窃公司财物的原因各有不同,但集体偷窃公司财物的原因却大都相似。

  为什么会发生集体偷窃公司财物的情况呢?其实问题还是出在老板身上,一个是老板确实在薪酬上让大家感到心理无法平衡,通常这类老板在经营管理方面并无任何让员工尊敬之处,只是凭借自己占有某些社会资源,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企业老板。在大家心目中企业实际就是大家的,是被老板用不正当的手段从大家手里偷走的,从他那里拿一些顺理成章。另一个原因是老板过于偏听偏信,在这类老板的眼里只有他最信任的一两个人可信,其他的人一概不能和老板对话,而老板最信任的这个人却是公司里最大的蛀虫。大家在对公司失望之余,不免心想:“既然老板最信任的人都把老板当冤大头,自己为什么不分一点呢?”

不良文化造成企业财产流失

  将企业的公有财产挪为私有,或是将自己权力管辖内的公有财产转赠他人,这在企业中尤其是国有企业中经常发生。但是,大多数人并不会因此受到惩罚,在许多国有企业员工甚至领导者心目中企业就是大家的,是每一个员工的,将少量的企业公有财产挪为私用,常常被视为是一种变相的福利,因此当员工领走少量的水泥、油漆、木料等类似的物品做为私用时,很多管理者都抱着默许的态度。

  在许多大型企业员工的观念里,只要不是将企业的现金装入自己的口袋,就不能算是行窃,基于这种思想,许多公有财产的管理者对自己管理的企业财产会非常的大方,这种大方的“馈赠”常常会成为获取对方权力或是财物的一种交换,这种“馈赠”实际就已经具备了腐败的性质。管理者的这种大方还会表现在他们核实员工的差旅费、医药费、书报费、燃油费及许多较灵活的费用上,他们有时明知道这些费用中有“水份”,但还是会痛快的签字,为违规费用开绿灯,而在管理者大笔一挥的时候,管理者和受益者心中都会形成一个默契:受益者又受了管理者一个人情。

  将自己权力管辖内的公有财产转赠他人,同将财产纳入自己的腰包对企业带来的伤害是同样的,这种行为表面上的合理化掩盖了企业财产的管理者利己的动机。由于这些人的大方,造成另一些想要堵住企业漏洞的人,很难坚持原则,于是大家都情愿做好人,在这样的风气下,企业的道德和价值观就被一点一滴的败坏了。

  在这种不良的企业文化中,肆意窃取和分配企业的财产被看成合理的,甚至是有能力的高尚的行为,许多尝到甜头的人便会采取各种隐蔽的手段来达到个人获利的目的。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