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查询网 > 辽宁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安徽师范大学在辽宁的录取分数线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高考查询网

本文主要帮大家完整的整理了历年安徽师范大学在辽宁录取分数线的录取数据,包含历年安徽师范大学在辽宁录取最低分、安徽师范大学在辽宁历年录取人数和最低位次数据,希望对辽宁考生报考安徽师范大学有帮助!

安徽师范大学在辽宁的录取分数线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安徽师范大学在辽宁录取分数线

从安徽师范大学在辽宁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安徽师范大学在辽宁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73分到558分,录取位次在54481到5018区间,下面是历年安徽师范大学在辽宁的录取分数线

1、安徽师范大学在辽宁2022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414名;

2、安徽师范大学在辽宁2021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478名;

3、安徽师范大学在辽宁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6311名;

4、安徽师范大学在辽宁2021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4481名;

5、安徽师范大学在辽宁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8264名;

二、安徽师范大学在辽宁历年录取分数线

1、安徽师范大学在辽宁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选科要求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辽宁 - 历史 本科 543 6414 7
2022 辽宁 - 物理 本科 497 46311 24

2、安徽师范大学在辽宁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选科要求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辽宁 - 历史 本科 574 5478 6
2021 辽宁 - 物理 本科 473 54481 25

3、安徽师范大学在辽宁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选科要求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辽宁 - 理科 本科 536 28264 21
2020 辽宁 - 文科 本科 583 5018 10

4、安徽师范大学在辽宁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选科要求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辽宁 - 理科 本科 552 23985 18
2019 辽宁 - 文科 本科 575 5224 12

5、安徽师范大学在辽宁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选科要求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辽宁 - 理科 本科 551 26592 22
2018 辽宁 - 文科 本科 541 8809 2
2018 辽宁 - 文科 本科 558 5978 12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VS安徽师范大学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排名
甘肃政法大学VS安徽师范大学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安徽师范大学VS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安徽师范大学VS湖北大学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沈阳医学院VS安徽师范大学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新疆大学VS安徽师范大学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海南师范大学VS安徽师范大学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烟台大学VS安徽师范大学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广告学专业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排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VS安徽师范大学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新疆师范大学VS安徽师范大学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三、安徽师范大学介绍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濒临浩瀚长江,傍依灵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特色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部校共建新闻学院试点单位,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12月成建制迁至芜湖。后又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刘少奇题写校名)、安徽工农大学等几个办学阶段。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郭沫若题写校名)。2005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 在九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刘文典、周建人、郁达夫、苏雪林、陈望道、朱湘、朱光潜、王星拱、杨亮功、程演生、陶因、张慰慈、丁绪贤、项南、许杰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先后汇聚在菱湖之畔、镜湖之滨,著书立说,弘文励教。经过一代代师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培育后学、薪火相继、言传身教,砥砺出“厚重朴实、至善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