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查询网 > 教育新闻 > 正文

师生课外交流需加强——初中生与教师课外交流意愿与行为调查报告(七)

更新时间:高考查询网
;1.学生与教师课外交流主动性差,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多走近学生

从多个侧面调查问题可以看出,从交流意愿和行为来看,一方面,学生主动与教师交流的时候少,意愿低,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都认真对待和积极应对教师发起的交流即被动交流,同时积极克服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如教师冷淡或同学嘲笑等。从交流体验来看,大多数学生的交流体验都是积极的,一方面,学生与教师交流过程中的距离感不大,另一方面,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信任教师,教师也信任学生,相互之间比较信任。

2003年《知心姐姐》所做的调查显示,在调查的8省市227名中小学生中,49.8%的学生很少主动找老师说话,24%的学生经常主动找老师说话,18%的学生想找但不敢找,7.9%的学生选择了“从来没有”。在很少、从来没有或想找但不敢主动找老师说话的被访学生中,32%的学生觉得“和老师没有什么好说的”,其余68%的孩子“不敢”或“不愿意”与老师交流。之所以“不敢”或“不愿意”与老师交流,68%的人表示因为自己胆小,61%的人怕自己说的话使老师不高兴,30%的人表示老师太严肃,24%的人觉得老师不喜欢自己,还有14%的人怕同学说自己拍马屁。可见,各种原因产生的害怕心理,是阻碍学生主动与老师交流的关键因素。有个被访学生说:“虽然我未做任何亏心事,但在老师的注视下,还是心里发毛,不停地反思自己做错了什么。”

由此可见,这一现象和问题依然存在。在与教师课外交流这一问题上,学生存在内心渴望和行动犹豫的矛盾。为增强师生之间的课外交流,教师应提高对师生交流重要性的认识,多鼓励学生,多走近学生,与学生交流谈心,使师生课外交流常态化和自然化。

2.学生与教师课外交流内容单一,教师应该多关心学生心理及生活状况

从上文结论可以看出,无论是教师发起的交流还是学生发起的交流,交流最多的内容均是学习成绩,其次是纪律问题,而有关生活和心理状况的交流少之又少。这反映了当前应试教育主导下的现实,“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依然充斥着教育教学的每个角落。交流内容的单一折射出交流功能上的缺陷与不足,师生交流多为事后补救型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