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查询网 > 幼儿教育 > 正文

创设更适宜幼儿生存的成长环境

更新时间:高考查询网

早晨上学。在日本早晚接送孩子的时候,日本家长手里一律空着,而小孩子们拿了好几个不同的包。

穿换衣服。在日本幼儿园,小朋友们都有统一的服装。一天中往往要根据不同的活动多次换衣。

锻炼身体。日本幼儿园里,小朋友每天都会穿得很少在寒冬里锻炼身体。

锻炼身体。日本幼儿园里,小朋友每天都会穿得很少在寒冬里锻炼身体。(图片来自新华社)

禹天建绘

编者按:“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这是日本的一个口号。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这个地理距离与我们无限近的国家,心理上离我们无限遥远。但不得不承认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尤其是幼儿教育方面。二战后,日本经历了美国的扶持和改造,教育几乎出现了全盘西方化的倾向。而后,日本经过消化与反思形成了一套系统化、有本国特色的成功教育模式。也许由于对日本存在复杂的情绪,他们在教育中取得的成果更容易激起我们的警惕和关注。日本的幼儿教育也存在问题,用扬弃的思维方法,也许我们可以发现些什么,学到些什么。

日本幼儿园把什么放在首位???生存能力

■赵莲英

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初始阶段,承担着为幼儿的成长和未来幸福奠基的重要作用。中国和日本都很重视幼儿教育,但是两国的幼教理念存有差异。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日本则把培养幼儿的“生存能力”放在首位,作为21世纪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

“生存能力”其内涵与素质教育的定义有相似之处,但“生存”阐发的理念更能体现日本民族的忧患意识和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这与他们的国情是密不可分的。站在培养幼儿的“生存能力”这个高度,日本的幼教理念突显以下几个方面:

重视教育孩子强身健体。这是日本教育的一大特点。日本家长也将孩子送去学钢琴或外语,而首选的课外活动则是游泳等体育项目。日本小孩一般都不怕冷,冬天都穿得很薄。家长认为这样做不仅能锻炼孩子的体质,也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和吃苦精神。在日本,体育好的孩子最受同学尊敬。许多孩子的梦想就是将来当运动员。而我们的幼儿园在这方面显然强调不够。

重视思想品质教育。日本从小就注重教育孩子遵守规则、做事认真、不轻易认输、有集体主义精神等,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日本的老师和家长从小就引导孩子,每个人都要为国家做贡献。因为自己的国家资源稀少,只有靠每个人的力量努力奋斗才能生活下去。他们的教育方式得到了民众的认可与支持,这比空洞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相比之下,我们的国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但是,在幼儿园实际教育中显得苍白和局限。

重视吃苦教育。在日本,孩子吃苦是必修课。虽然他们的生活条件日益优越,但是他们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供吃苦的机会。日本的幼儿园都有“远足”锻炼课。保育员常常带孩子到三四公里以外的公园游玩,沿途有多路汽车可直达,但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步行往返已成为习惯。大部分日本父母要求孩子在家里必须做家务劳动,包括帮忙做饭、让孩子自己整理房间等。这与我们提出的“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对比强烈。试想,“温室”中培养的孩子怎样与他们较量?

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日本的家长从小就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以日本孩子外出都是自己背包裹,再重也要自己背。虽然日本家长比从前更娇惯孩子,但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和“不给他人添麻烦”依然是基本的教育准则。这与中国的教育形成鲜明的反差,我们的家长总是不放心让孩子做自己的事,喜欢“包办代替”。

日本在实施新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强调“幼儿园教育应重视个性的原则,适应幼儿个别差异进行教育。”为此,日本幼儿园以各种集体活动、自由玩耍为主要内容,还给孩子自由的时间与空间,为孩子提供开放的环境:孩子在自由时间可以到不同的教室、活动角去,也可以到户外,完全依孩子的意愿、兴趣选择活动的内容与地点,不是一个班的孩子也可以在一起玩。幼儿通过充分的主体性活动,张扬个性,积累经验,满足情感。

家长的育儿观念差异。中日两国幼教理念的差异还表现在家长的育儿观上。中国家长认为上幼儿园是为上学做准备,对能否背唐诗、计算、唱歌、跳舞、写字、画画等很重视,希望他们学知识,学特长,为将来成才打基础,长大考个大学,谋个好工作。日本家长普遍认同幼儿园不是学知识的地方,而是与小朋友一起玩的地方。家长看重的并不是认字、计算、特长等知识性、技巧性的内容,而是关心孩子情感的满足、个性的完善、兴趣的培养、良好的习惯与自主创造的能力等。他们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相处、体验情绪、积累经验、遵守规则,为将来做人打基础;希望孩子成为体贴他人,忍耐力强、有干劲、有创造力、有智慧的人。

日本幼教改革的成功实践,尤其是突显“生存能力”的培养理念,或许会给我国学期前教育改革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如何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学习借鉴,是我们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驸马山庄幼儿园)

面临同样的教育问题日本怎么办???发挥社区的幼儿教育功能

■陈俊

2008年至在日本留学期间,笔者对日本的学前教育比较关注,并通过实地考察、访问、查阅资料等形式,对日本学前教育进行了比较多的观察、了解和分析。一个个看似平常的现象和一个个看似简单的社区活动中,折射出了日本学前教育和我国的差别。

近来,日本教育出现了一个备受关注的“三间减少”问题。所谓“三间”,指的是儿童户外游戏的空间、时间和仲间(伙伴、同伴)。“三间减少”指的是城市化严重的日本,提供给儿童游戏的空间(公园、广场、绿地等)在不断减少;电子化游戏和娱乐的大量开发使儿童户外游戏的时间大大减少;现代社区住房的封闭性和注重个人隐私使儿童拥有的同龄伙伴数量逐步减少。

为了应对这种现象,一直强调教育国际化的日本开始转向注重教育的本土化、社区化,在提供给儿童充足的空间资源的同时,通过让儿童亲近社区来增加儿童户外游戏的时间和处于同一空间内的伙伴数量,进而应对城市化、电子化、信息化时代带给儿童的影响和冲击。

笔者在日本留学期间,经常参加幼儿园、小学和社区联合组织的课外活动,这类活动的参与者大部分来自幼儿园的幼儿和小学低年级的儿童,活动的主题通常与社区的事物、环境有关。其中,由东京港区“谷中儿童俱乐部(社区志愿者组织)”开展的一次活动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我的谷中”,组织者是来自社区的志愿者和多所大学的学生志愿者,参与者是4?9岁的幼儿和儿童,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幼儿和儿童通过自己的眼睛发现社区里有趣的地方,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把社区里最有特色的资源介绍给来自社区外的大学生们。

活动开始前,幼儿和儿童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两名志愿者带领,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路线行进。每个小组都配备了一台摄像机,用来让小组员们轮流记录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和地点,活动结束后集中刻成光盘留念。

笔者加入的小组先拜访了小组员们经常跟父母光顾的豆腐店。豆腐店的老板非常和蔼热情,小组员们鞠躬后有礼貌地说:“您好,打扰您了,我们可以问几个问题吗?”经豆腐店老板的同意后,小组员们有的观察豆腐的种类,有的向老板问东问西,当然也少不了那个虽然操作不太娴熟却在一丝不苟地记录着的“小摄像师”。

就这样,小组员们拜访了豆腐店、甜品店、烤肉店、铜锣烧店,最后又去了社区里孩子们最喜欢的“火箭公园”。出行结束后,大家集中在社区的活动室内,各组轮流播放录像并向其他组成员介绍他们眼中社区里最有意思、最喜欢的地方,有些小组员还像小导游一样诚恳地邀请我们这些志愿者日后多来社区游玩,品尝美食。

通过社区活动,幼儿不仅收获了探索、表达、交流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更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社区的美还能使这些情绪渐渐发展升华成为对社区、对自己所处环境、对社会甚至对国家的热爱,这是一种真正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难能可贵的是,在日本,这类社区活动是连续开展的,有些社区甚至每天下午和每个周末都会有社区人员组织社区内的幼儿和儿童参加各类活动。这种做法既能挖掘和利用教育资源,还能促进不同年龄儿童间的交流活动,有助于“三间减少”问题的解决。相信这也能够成为我国幼教界近来倡导的“家园共育、社园共育”的良好参考。(作者系日本归国留学生)

我们与日本幼儿教育的差异???一位妈妈眼里的十二件“怪事”!

来日本以前,Tina已经在北京上过一年幼儿园,可以说,对于幼儿园我们并不陌生,但是日本的幼儿园,有些事儿还是让我目瞪口呆。

无数大大小小的包

我们办理入园手续的第一天,幼儿园就向我们说明,要准备若干个大大小小的包。书包(统一)、装毛毯的包、装餐具的包、餐具盒、装衣服的包、装备换衣服的包、装换下来衣服的包、装鞋子的包,然后A包多少厘米长,B包多少厘米宽,C包放在D包里,E包放在F包里。我真是彻底崩溃了!搞不懂为什么日本人要弄这么多复杂的名堂出来。有的幼儿园甚至要求所有的包都要妈妈一针一线缝制!经过两年,我们就对此驾轻就熟了,孩子也可以非常有条理地分门别类。我常想,京都人可以对垃圾精细分类处理而不厌其烦,是否和从小所受教育有关?

大人空着手包由孩子背

这是很震动我的一个场景,早晚接送孩子时,看到其他日本家长手里一律空着,而那些少说也有两三个大包以及书包都由孩子背。我们自然还是Tina空手,我拿包。过了两天,老师就来和我聊天了:“Tina妈,Tina在学校可是什么都自己做啊。”日本人惯于只说半句话,后面的让你琢磨去。我立刻就明白了,老师就说了“比如说上学时拿包吧……”就这样委婉地提醒了我。从此就只好让Tina自己拿了。开家长恳谈会时,我和大家说:“在中国幼儿园,家长习惯拿东西。”这回轮到日本妈妈目瞪口呆了,异口同声地问:“为什么?”为什么?是不是因为我们中国人爱孩子更多一点呢?

反复脱换的行头

Tina的幼儿园是统一服装,春秋换装。在园外,孩子最外边都要穿幼儿园的套头衫、短裤,戴蓓蕾帽(夏天戴草帽),鞋子自备;到了幼儿园,就要把套头衫换成一种玩耍时的罩衣,鞋子换成白色的芭蕾鞋,到操场玩的时候再换自己的鞋子。这还不是最麻烦的,开学时老师要求拿一组换的衣服,在我们看来,那自然是防备孩子玩耍时弄脏备用的,然而,并不是。只要孩子们中午睡了午觉,起来必定要重新换一套。幼儿园组织露宿活动时,光备用的衣服就有好多套,真赶上那个爱新衣的皇帝了。

大冬天穿短裤

日本幼儿园的孩子,冬天无论多么冷都穿非常短的短裤上学。刚去的时候,爷爷奶奶非常担心,说一定要和老师商量一下,因为我们中国的孩子受不了这个冻。这让我怎么说得出口?没法子,只好入乡随俗狠下心来,为国争个面子。不用说,刚入园那时候,三天两头就生病。和日本妈妈交流,答案叫人目瞪口呆,“是啊,孩子送幼儿园就是来让他们得病的。”看看一个个像小炮弹一样冲到我面前说“你好”的孩子,那个结实劲儿,让我觉得我们不能太金贵孩子了。

0岁参加运动会

刚到幼儿园,就看见很多老师怀里都抱着个小小孩,看上去也就几个月大吧,一问,是0岁。幼儿园的班级都用花的名字命名,0岁的小宝宝,就在“桃花”班。这些0岁的宝宝,不光入托了,而且还要参加幼儿园的一切大型活动,比如运动会、演出发表会等。看这些0岁的宝宝拼命向前爬,还是有点打动人的。

女孩子踢足球

日本幼儿园到了年中组,开始上每周一次的跳跃课,相当于我们的体育和形体课;到了年长组,就有了足球大会,孩子们成天不是练习打鼓,就是练习足球,那是真踢啊,而且不停有幼儿园之间的比赛,Tina的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但是体力和勇气都练出了。

说实话,刚来日本时,Tina的表现真是让人汗颜。日本的孩子一般从十三四岁开始才往上蹿个儿,之前比中国孩子矮很多。Tina在班里是鹤立鸡群的“庞然大物”,无奈实在是外强中干。日本孩子光着脚在外边跑,Tina呢,榻榻米上有一点沙子,就恨不得踮着脚走路。有一次远足爬山,下来的时候干脆由两个矮个子的日本孩子搀扶下山。这怨不得孩子,3岁的孩子,根本没有让她徒步爬山1小时的经验。现在好了,去年在香格里拉,Tina在缺氧的环境下徒步4个小时也没有任何问题。

完全混班教育

在中国时,我们参观过几次Tina的幼儿园,都是各班在各班上课。到了日本就不同,在9:30之前、15:30之后,全园的孩子都在院子里玩,大孩子抱小孩子,小孩子追大孩子,玩得很疯狂。孩子们能真正体会到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感觉,成长感特别明显。

教孩子学会“笑”和“感谢”

幼儿园似乎完全不重视孩子们的知识教育,孩子们没有课本,只有每月一册的绘本。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完全没有数学、绘画、音乐这些项目,更别说英语、奥数了,也不学轮滑,不教游泳。问教什么,答案永远也想不到??“教孩子们学会笑眯眯!”在日本,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和谁讲话,“笑眯眯”最重要,一个笑眯眯的女孩子最漂亮。还教什么?“教学会说谢谢”。

一年到头数不清的活动

日历上标出的做便当的日子,就是孩子远足的日子。孩子们一年到头不知道爬多少次山,看多少次湖,观察多少次动物和植物。除此之外,捡橡子、打年糕、开运动会、为社区演出、过园节、开发表会、拜寺庙、作品展……反正是名堂多多。日本的幼儿园强调生命在于活动!

中国不过的节日日本幼儿园过

日本幼儿园过一切他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女孩节、男孩节、纳凉节,还有中国的正月初七的七草节、二月的节分、七七乞巧节也都认真地过上一遍。孩子回来说:“今天老师问我这些节日在中国怎么过,我说不知道。”惭愧啊!妈妈也不知道。

老师的能量

日本幼儿园一个班,少到10个人,多到30个人,老师都只有一位。然而,可别看轻了幼儿园老师。30个孩子的作品展,30个孩子从无到有的打鼓本领,30个孩子的美术、音乐、阅读,30个孩子的生日,30个孩子的大型发表会、运动会,全靠这一位教师办得有条不紊、像模像样。去年发表会排的是“不来梅的音乐会”,要扮演4只母鸡、3只猫、5只狗、2头驴子、几个小偷,老师分别带领孩子们做好服装、道具和布景、配好音乐、编好剧目,并排练了一个多月,那可是不小的工作量啊!但是看看那位老师每天还是轻轻松松的表情,50多岁的人了啊!

佛教的影响

京都大概是日本寺庙最多的城市,所以有一种晨钟暮鼓的氛围。Tina的幼儿园每个月都要到寺庙里受一次教诲,园里最重要的节日一定要拜佛,佛诞日、涅?日都有活动。最近孩子们因为要毕业了,就去了西本愿寺向佛许了愿,Tina还代表班级给佛献了花。我问她许了什么愿,她说:永远对别人怀有感谢的心,永远认真倾听别人的话。(转自非常教师10月3日微信)

【链接】

1.1948年,首个由国家制定的幼儿教育指南《保育大纲》,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强调儿童自由发展与自主活动;将游戏作为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强调在游戏中发展幼儿身体、情感、社会等方面的素养。

2.20世纪50代末,日本社会上掀起一股重视知识教育和主张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一贯性的思潮。在这种教育思潮影响下,1956年的《幼儿园教育大纲》强调幼儿园教育学习知识。其结果是给幼儿教育带来了极大混乱,出现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

3.1964年的《幼儿园教育大纲》为纠正小学化倾向,强调继承幼儿教育的传统,保持幼儿园教育的独特性,要求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情况进行教育。

4.1990年,日本推出新的《幼儿园教育大纲》,规定了幼儿园教育的三大基本原则:努力促进儿童的主体性活动;以游戏指导为中心;指导方法必须适合每个幼儿的特点。这一改革更加注重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到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

5.2000年,实施改革后的《幼儿园教育要领》,在目标上强调了自主性、全面性、个性与创造性;在内容上继续坚持以游戏为中心,但更加重视自然体验等直接的生活体验,加强幼儿园与家庭和社区的联系。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