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其实大家都很好奇各个省份当地的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特色,小编整理了宿州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供大家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一、宿州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
美术
龙城画派
“龙城画派”,发端于明末,形成于清代中期,发展壮大于清末民初,因为活动中心在安徽萧县龙城镇,故称“龙城画派”。这一时期,影响较大的书画家有王之麟、许辉祖、吴作樟、张太平、路荫南、侯子安、谢来占、王为翰、袁汝霖、刘云巢等,他们冲破笼罩画坛的“四王”画风,追逐时代新潮,以强烈的个性阔笔写意,以泼辣豪放的笔触写实,师法自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他们艺术思想趋于一致,技法意趣趋于相同,融合南北,形成了一种新的画风和流派。
石刻艺术
萧县汉画像石的大量出土,丰富和充实了中国古代石雕艺术和壁画艺术的宝库。2008年,“萧县石刻”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萧县石刻技法分平面刻和主体刻两种,平面刻又有平刻和浮雕之分,大都为剔地浅浮雕;表现手法可分阴刻和阳刻。在萧县石刻中,几乎可以看到中国石刻艺术中所有的技法和刀法。
曲艺
坠子戏
坠子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安徽戏曲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坠子戏是一个具有浓郁淮北乡土气息、艺术个性化很强的地方戏曲剧种。其基本唱腔委婉多姿、丰富多彩,抒情性很强,大气动人;花腔小调幽默诙谐,衬词衬腔优美华丽;悲苦的“大寒韵”可催人泪下。坠子戏的表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有些表演程式是从当地农民的日常生活中模拟提炼而成的,具有较强的乡土化色彩。坠子戏的剧目大多由单口坠子戏中的“段子话”(说唱小段)与“蔓子话”(大部书)改编而成。其中传统大戏百余出,小戏、折子戏40余出,大小现代戏50多出。
四平调
四平调起源于安徽省砀山县周寨镇,在“砀山花鼓”的基础上,吸收评剧、京剧、豫剧等的腔调发展而成。为花鼓曲调配乐,以六棱高胡作为领弦乐器,以梆子戏的打击乐器烘托气氛,取花鼓戏唱腔“四平八稳”之意,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贴近百姓生活的地方剧种。由于四平调的演变发展过程脉络清晰,有证有据,被业内专家称之为“中国戏曲发展的缩影”,在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2006年5月20日,四平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12月3日,“砀山四平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马戏
埇桥马戏的前身是始于明末清初的民间杂技,清末年已颇具规模。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埇桥区的篙沟、桃沟、柳沟一带,杂技名人们率先将马、猴子、狗等动物表演引入演出,很受观众喜爱,后又开始尝试用杂技表演的形式来驯化动物,并很快收到成效。至30年代末,诸如狗熊站立行走、羊蹬花瓶、猴子拉车、老虎钻圈、小狗识数等演出节目已经成熟,埇桥区真正意义上的马戏艺术由此逐步形成。2007年9月27日上午,中国杂技家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命名授牌仪式,宿州市埇桥区被正式授予“中国马戏之乡”称号,成为中国首个获此荣誉的县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埇桥马戏 | 瑶剧 | 符离集烧鸡制作技艺 | 垓下民间传说 |
鞭打芦花 | 萧县坠子 | 萧县农民画 | 萧县剪纸 |
花鼓戏 | 灵璧钟馗画 | 宿州乐石砚制作技艺 | 砀山唢呐 |
梆子戏 | 灵璧皮影戏 | 花腔渔鼓 | 灵璧琴书 |
萧县石刻 | 符离集烧鸡制作技艺 | 皇藏峪的传说 | 灵璧菠林喇叭 |
砀山四平调 | 砀山年画 | 灵璧磬石雕刻 | 泗县药物布鞋制作技艺 |
王氏接骨膏药 | 砀山毛笔制作技艺 | 淮北花鼓戏 | 泗州戏 |
古台寺遗址 | 小山口遗址 | 金寨文化遗址 | 蕲县古城遗址 |
涉故台 | 垓下古战场遗址 | 皇藏峪 | 汉墓群 |
闵子骞祠 | 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 隋唐大运河遗址 | 萧窑遗址 |
芦城孜遗址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