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查询网 > 节日习俗 > 正文

东莞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更新时间:高考查询网

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其实大家都很好奇各个省份当地的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特色,小编整理了东莞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供大家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东莞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一、东莞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

节日

东莞特色的传统节日比较多,有卖身节(泼水节)、东莞荔枝节、“石龙杯”龙舟竞赛、香港人旅游节,其中卖身节是东莞的第一大节,每年节日期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赶来参加,场面十分热闹。

嫁娶

结婚按照当地的结婚习俗来进行并不是迷信,而是寓意着幸福美满,所以要充分的尊重这些老的结婚习俗。东莞结婚习俗和流程:择偶、定亲、报日、开厨、成婚程式、番面(返面)、回门、满月、探新年。 东莞结婚传统环节:嫁女饼、抢新娘、敬茶。 

饮食

东莞菜属于粤菜中的广州菜系,是具有浓郁广东地方特色的汉族饮食文化,分丘陵、埔田、水乡、沿海片菜系等,且各有代表美食,如埔田片有大朗榄酱炒饭、水乡片有中堂鱼鲍、沿海片有虎门大宁蟹黄粥、山区片有樟木头客家咸鸡、土特产有荔枝、麻涌香蕉、厚街濑粉、厚街腊肠、白沙油鸭、虎门麻虾、虎门膏蟹、庾家粽子。东莞人爱饮茶,除了喝绿茶等常规茶外,民间喝草本茶的习惯由来已久,如:莞香茶、清明茶、米碎花茶、老耳水等。东莞人饮茶注重“食”,往往是边喝茶边吃点心。 

服饰

东莞服饰文化源远流长,不同时代不同区域各有特色。山区片的客家服饰、城区片的广府服饰、水乡片的疍家服饰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已经形成各自独特的地域风格。东莞市文化馆展出了东莞市多个与服饰相关的非遗项目,包括广府、疍家和客家传统服饰、以及“百岁”、木屐、凉帽等传统制作技艺。 

书画

明代东莞茶山人张穆是岭南历史上杰出的画家,少年时倜傥任侠,工诗画,性好养马,曾用百金买名马,取名曰“铜龙”、“鸡冠赤”,饮食坐卧不离马侧,深谙马的生理习性,故擅长画马。他曾多次游衡岳,泛湖湘,入留都,历吴越,所作的纪游诗多奇杰可诵,海内很多名士都曾与他交游。张穆不但擅于画马,还擅于画鹰、画兰、竹、水仙,旁及篆刻。广州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均藏有他的画幅,东莞博物馆也藏有他的十二开杂册,皆为传世珍品。明末清初是岭南书坛大放异彩的时期。崇祯年间东莞的王应华,书风独特,于雄肆之中,极抑扬顿错之致,是明代岭南书坛一大家 。清代东莞的绘画,受岭南画派先驱居巢和居廉的影响,注重写生,吸收西方素描运用色彩的技法,为岭南画派的奇葩。 

曲艺

东莞的戏曲文化历史悠久,曲艺人才层出不穷。主要有粤剧、粤曲、等传统曲艺类型。  东莞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以广府方言演唱的粤曲、粤剧在东莞有悠久历史,它是本土民间音乐吸融中原文化,并借鉴西方演奏技巧的产物,现为当地民间流传最广的地方音乐和戏剧,东莞素有粤曲、粤剧之乡的美誉。

戏剧是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民间艺术之一。粤剧在东莞同样深受群众的喜爱,著名粤剧大老倌卢启光等广东粤剧名家常到东莞城乡登台演唱和传艺。长安镇业余粤剧团还于2002年赴京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大型粤剧《思源》。作客东莞,可不要错过一睹“南国红豆”风采的机会。

龙舟

东莞中堂“龙舟景”,指的是龙舟场景,是当地人对重大民俗活动的描述和称谓,也叫“趁景”。中堂镇每年的“龙舟景”民俗文化活动始于农历五月初,收“景”于月底。在“龙舟景”期间,镇内20个村(社区)中,先后已成“景日”的就有9个村(社区)。500年来,扒龙舟这一民俗传承了龙的脉息,龙舟满载着吉祥之愿,在东江上游弋生辉,已成为这里最重要的大型民俗活动。2006年,中堂镇被中国龙舟协会授予“中国龙舟之乡”称号。2008年,中堂的龙舟制作技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使这项民俗活动更加持久和进一步传承下去,2004年,中堂镇政府一次性投入3000多万元兴建了龙舟广场,2008年又投入近千万元兴建了一个国家级龙舟赛场。 

醒狮

东莞醒狮始源于明代,每遇喜红庆典、逢年过节,民间必舞狮祈求平安吉祥,但主要分布在东莞市的石排、大朗、长安、虎门等乡镇,尤以石排镇中坑村的醒狮为代表。东莞的狮具造型,特别注重不同色彩的装饰,寄寓不同的象征意义。如早期有黑狮、红狮、银狮,据说分别代表张飞、关公和刘备,并显示三人的不同性格,黑狮威猛,红狮凝重,银狮温和。后来又增添了金狮,也叫太狮,用于迎宾或隆重的交往礼仪以象征祥和。中坑村则以红狮象征喜庆,黄狮象征和谐,银狮象征财富,黑狮象征武术功夫,而且都装饰得十分鲜艳华丽。

东莞狮舞主要采用南拳武功的步法,落地稳固,刚劲有力。动作刻意模仿真狮,走、跑、跳、滚及抖毛、洗须、舔身等,均显得生动逼真;有出洞、下山、过桥、饮水、采青、醉睡、醉醒、上山、玩球、大头佛戏狮等多个舞段,其中采青是高潮,分“采高青”和“采地青”,“采地青”又有富于地方色彩的水青、蟹青、桥底青、拆字青等多种。近10多年来,又发展了“高桩狮”、“梅花桩狮”和“狮子走钢丝”等高难度的狮舞表演。

东莞狮舞在石排镇有着最为广泛的群众性,是当地历久不衰的民间艺术活动,而中坑村又最能体现东莞狮舞的特色和传承发展。该村醒狮队在1996年全国第六届“群星奖”广场舞蹈大赛中表演的“踩高桩”,一举获得了唯一的特别大奖。1997年中坑村被省文化厅授予“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称号,2000年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醒狮舞蹈)之乡”。 

麒麟

舞麒麟是东莞客家人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据说,麒麟与凤凰、龟、龙并称“四灵”,并居四灵之首。它是古代传说中的巨兽,外型奇特,生有龙头、鹿角、马蹄、牛尾、狼额,身上披五彩鳞甲,身长一丈二(约3米多),客家人视麒麟为吉祥物,在客家传说中凡麒麟踩过的地方,就会给那里的人们带来幸运,故有“麒麟吉祥”之说。 

民歌

东莞清溪、樟木头等镇的客家人唱山歌早就有名,每逢节日,经常举行各类山歌表演或比赛,热闹非凡。

风俗民情

(参见:东莞木鱼歌、东莞木偶戏、百子论文、东莞龙舟竞渡、莞邑醒狮艺术、樟木头客家麒麟艺术)

1958年,东莞被誉为全国第一个“游泳之乡”;2000年1月,中国龙舟协会授予东莞沙田镇全国第一个“龙舟之乡”称号;道滘被国家文化部誉为“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东莞石龙镇被誉为“举重之乡”;东莞的石排镇中坑村和长安镇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醒狮舞蹈艺术之乡”,此外,清溪镇、樟木头镇均是闻名中外的麒麟艺术之乡。

东莞民间以动物造型的舞蹈丰富多彩,有龙舞、凤舞、狮子舞、麒麟舞和貔貅舞特别是狮子舞,技术精湛,演技非凡,扬威四海,长安镇还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龙狮之乡”。每年元宵节,全市数百台醒狮、金龙、彩凤、麒麟参加大型群狮贺元宵活动,城内万人空巷。

每年六月底至七月初,正值桂味、糯米糍等优质荔枝成熟季节。东莞各镇街均以佳果迎接四方来宾,举行欢庆活动,共庆丰收,共聚友谊。东坑“卖身节”—“翻身节”—“泼水节”。

东莞龙舟队曾多次在本地、香港、澳门、加拿大及新加坡举行的国际龙舟比赛中夺得金杯。沙田镇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龙舟之乡”。每年从农历五月初一至十五,石龙及水乡各镇街连续举行一系列龙舟比赛,成为东莞一景。

洪梅广东花灯节入选广东"一城一特"春节文化活动,花灯不是只有东莞才有,但广东省花灯节就永久落户东莞洪梅镇。洪梅镇是中国花灯之乡,有着悠久历史。花灯节着重发动群众参与,大力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花灯文化建设和传承,引导人民弘扬和传承花灯文化。广东省花灯文化节创办于2012年,已经是颇具规模的花灯展了,成为东莞市春节最具特色的活动。在东莞洪梅举办的省花灯文化节上,我们可以一次性看到来自全国各地不一样的花灯,活动现场还会有猜灯谜及现场体验制作花灯的乐趣。花灯节是在洪梅镇文化广场举行,一般是农历年正月十三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喜欢花灯的朋友一定要去看看了。 

服饰文化

东莞服饰文化源远流长,不同时代不同区域各有特色。城区片的广府服饰、山区片的客家服饰、水乡片的疍家服饰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已经形成各自独特的地域风格。东莞市文化馆主办的“古风今韵”之传统服饰展集中展出了东莞市多个与服饰相关的非遗项目,包括广府、疍家和客家传统服饰、以及“百岁”、木屐、凉帽等传统制作技艺。

疍家文化

东莞疍家人聚集地是东莞沙田镇,疍家人以捕鱼为生,没有固定的陆地居住点,因为东莞虎门港立沙岛石化基地建设,沙田镇4个村的3400多户疍家居民进行整体搬迁,入住现代化的农民公寓。 

东莞咸水歌

咸水歌在东莞又称疍歌、艇歌、蛮歌。据古籍记载,东莞的咸水歌大致可上溯到明清时期,明末清初屈大均所撰《广东新语》中引述的三首采茶歌,即为明代疍歌,现仍在东莞地区传唱,唱词仅有很少的差异 。

东莞咸水歌没有固定的曲谱,基本上是一个调,但可随意加入拉音、震音、叹音、哼音、谐音等等,故不同的人演唱常常有着不同的韵味。因演唱场合不同分为两类,一类叫“歌堂歌”,又称为“坐堂歌”,一般在婚礼酒席中或者宴会喜庆场合演唱;另一类叫“大板歌”,是在劳动生活中或日常闲暇时的娱乐性演唱。目前东莞咸水歌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亟需采取措施进行抢救。

莞草种植技艺

东莞沙田镇莞草种植与编织工作站入选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作为疍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莞草文化满载疍家人艰苦、质朴、勤俭的生活记忆。为保护传承莞草文化遗产,近年来,沙田镇探索恢复莞草种植,并开展编织手工艺传承工作。除组织具有莞草种植知识的热心爱好者从事专门的种植外,还把莞草破草、晾晒、编织等传统手工艺再次复原,把美术、时尚等元素注入莞草编织工艺中,让有着悠久历史的莞草文化重新焕发活力。与此同时,沙田镇还将莞草种植技艺立项申请为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东莞城市简介

东莞(Dongguan),广东省辖地级市、特大城市,深国务院批复确定的珠江三角洲东岸中心城市。地处广东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介于东经113°31′—114°15′,北纬22°39′—23°09′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雨量充沛。西北接广州市,南接深圳市,东北接惠州市,全市陆地面积2460.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82.57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东莞市常住人口数为1053.68万人。 截至2020年6月,东莞市下辖4个街道、28个镇,深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0855.35亿元。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并岭南,东莞隶属广州府番禺县。1988年1月,东莞市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东省管辖。东莞是推进与广州的港口以及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深是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一,深深圳都市圈城市之一 、为“广东四小虎”之首,号称“世界工厂”,是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深中国4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

三、东莞习俗的相关文章分享

1.东莞市人春节过年习俗大全,老东莞市人春节过年的传统习俗

东莞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东莞过年的习俗有哪些腊月除夕前据悉,东莞人年前打扫卫生一般从打扫天花开始,然后是墙壁,打扫工具一般用青竹枝叶捆成的大扫帚,主要是清扫屋顶、屋檐及墙壁上堆积的灰尘、蛛网等脏物。还要清洗家具、衣被、打扫庭院卫生等,一般要忙到小年,即腊月廿三。腊月除夕前人们便忙碌置办各式年货:鸡、鸭、鹅、鱼、肉等;添置新衣饰;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除夕前一两天,家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