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查询网 > 节日习俗 > 正文

巢湖过年的风俗有哪些,巢湖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更新时间:高考查询网

春节俗称“过年”,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

全国范围有“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巢湖人一般从腊月二十三进入年的氛围,除夕和大年初一达到高潮,直至正月十五。过程涵盖着祭灶王、掸尘、囤年货、贴春联、吃年饭、守岁、拜年和闹元宵等元素,可谓喜感连绵,欢乐无限。

送灶粑粑:祭灶神保家宅平安

巢湖城乡特别是巢南,腊月二十三有“过祭灶日 吃送灶粑粑”习俗。祭灶又叫“送灶神”,灶神与灶台有关,灶台就是家家户户都有的锅台子,或称锅灶。过去凡砌锅台都在竖烟囱时砌上一个长方形凹口,寓意“灶王台”,平时放置火柴,过年时在两边贴上对联:“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相传,灶王每到腊月二十三、四,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民间人家一年中善恶情况。家家户户遂多用瓜果糖饼等祭灶,为灶王送行,以求灶王“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保佑家庭平安,幸福美满。在巢湖,每逢祭灶日普遍都做粑粑,放置“灶王台”供奉灶王,故称“送灶粑粑”。

巢北地区的习俗是杀过年猪。一到腊月二十三,每村至少杀两三头猪,提前请杀猪匠,男人逮猪,女人烧水打杂,上午杀猪,中午吃杀猪饭,几乎一桌子的猪肉宴,红烧肉、?肉、炖猪筒子骨汤甚至还有卤猪头肉,都是大荤。猪肉提前打招呼来买,卖不完了,用草栓起来,一家门上挂几斤,赊账先吃,来年再付款,乡民呼这为“挂门套子”,剩下的主妇们用一把粗盐腌起来,盘旋着放进陶缸里。过去哪年有猪杀,那个冬天都在过节。

掸尘:辟邪除灾迎祥纳福

扫尘即年终大扫除,是民间过年传统习俗之一,在巢湖叫“掸尘”。趁着天气晴好,家家户户除尘布绿,浆洗衣物,里里外外,无一不及。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内院外,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人们在这几天,还集中理发、洗澡和洗衣服,意在除去一年的晦气,迎接来年图个吉祥如意。

囤年货: 吃喝穿戴用一应俱全

过年要买很多东西,吃喝、穿戴、用具等等统称为“年货”,要把主食、副食、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统统备齐,灯笼、年画、门对子,与烟、酒、糖和年糕、欢团等一样不可或缺。

说到吃,磨豆腐是年货准备的第一站,一到腊月就开始准备豆制品,把干黄豆用井水泡上,待黄豆鼓胀,表面光滑,用手一搓外皮脱离、豆瓣裂开就送到磨坊,豆腐磨好后放置水缸用清水泡上,还要单独用小缸腌上一坛腐乳。豆渣也是一把粗盐,日后放点辣椒蒸熟,再淋上几滴麻油,就是美味的下饭小菜。千张切成丝,铺在筛子里,趁天好晒干。第二天,烧上一大锅菜籽油,把豆干炸成豆腐泡,然后再用针线一个个串起来。腊月的乡村,每家屋檐下都挂着一串串黄澄澄、金灿灿的豆腐泡。还有灌香肠,晒腊味、炸小札,搓圆子、?糖果……?糖果是重头戏,有的地方叫叠炒米糖。糖果有好几种,最普通的是?炒米糖。选上等粳米,泡上一天时间,上锅蒸成米饭再晒干叫分子。每年腊月初始,场基上晒分子的大小竹席一字排开,甚是壮观。?前用黑砂炒成米炮子(类似爆米花),将米炮子倒入热气腾腾的糖稀里,趁着热气,以最快的速度搅匀,再快速地舀出来,一股脑倒入铺好的方形木框里,再用木棍均匀地摊平。就着不烫不冷的温度,切出一条条、一块块的糖果。条件好的家庭,还在炒米里加些炒熟的花生米、白芝麻,这样的糖果口感更丰富,回味更无穷。

每逢腊月二十七、八,年货采购进入高峰期,购物大军熙来攘往,街两侧店铺大都在门前设摊,把商品摆出来促销,摊贩则在马路两旁摆出一行行货摊,吆喝声,砍价声,好不热闹。置办年货,感受年味,不失为巢湖人过年前的一大乐趣。

贴春联:红红火火的福祉

春联,俗称“门对子”,起源于古代的“桃符”。桃符是挂在大门两旁的桃木板,上写“神荼”、“郁垒”二神名,以驱鬼避邪。过去,每逢春节总要更新桃符。王安石七绝《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这件事。桃木的颜色是红的,有吉祥和避邪的意思。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

手写春联是中华民俗中传承千年的宝藏,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斤等。巢湖人过年室内外挂年画,门对子主要包括框对、横批,还有福字。红色的对联贴在大门上,住宅顿时生辉。正如诗云:“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旧年辞别迎新岁,时序车轮总向前。”猪舍,鸡鸭舍等处也要贴对联,寓意六畜兴旺,格式一般鸡鸭满圈,牛羊成群,六畜兴旺等。

年夜饭:阖家团圆的大聚餐

除夕的晚餐叫年饭,也称团圆饭。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也叫大年三十,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

吃年饭是过年最重要的元素。巢湖人过去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现在是“千里万里,回家团聚”。贴上春联,放过鞭炮,年饭便开席了。巢湖俗话说,“一年三百六十五,三天年不能苦。”毋庸置疑,年饭都是家庭顶级盛宴。一般要上十大碗,寓意“十全十美”;上十二碗,则象征“月月丰盛”。每家菜肴品种各有不同,但有一道菜“辞岁鱼”,都是年饭必备,又都是不动箸的,意图“鱼”、“余”谐音好彩头。巢湖年饭辞岁鱼用鲢鱼最为普遍,以求“年年有余”。另有鳜鱼寓意“富贵有余”,鲫鱼则意“跳龙门”。年饭要煮多煮硬,连吃三天,以示丰盛,一年硬似一年。

压岁钱: 长辈送晚辈的护身符

吃过年饭,大人就该给小孩发压岁钱了。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以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巢湖长辈对晚辈压岁钱,过去大多数是用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则喜欢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守岁:全家共候新春到

除夕“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全家人彻夜不眠,坐守聊天,谓之“守岁”,俗称“熬年”。巢湖人过去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饭往往要慢慢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在吃饭席上,任何人不得讲不吉利的“破话”。有的怕小孩出口不吉,饭前用草纸揩嘴,事先给予警告。通常还用红纸写上“童言妇语,一概不忌”字样,贴到墙上,以备化解“破话”。吃过年饭,将“封门大吉”、“开门大发”的红纸封条,贴成十字叉把大门封起来。大门封后全家人不得外出,外来人也不得进家。忌动刀剪利器,以防口舌不断。守岁属于家人团圆欢聚,全家人在一起围坐“火盆”,老人手捧“火坛”,小孩站立“火桶”,茶点瓜果放满一桌,边吃边聊,谈天说地,大话人生,直到天明大年初一。现在守岁则是吃罢年饭看春晚,共候敲响新年钟声。

拜年: 相互表达美好祝愿

拜年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巢湖人过去民间拜年,大体分为四种类型:一是走亲戚拜年。须带礼物,跪拜长辈,可以逗留玩耍吃饭。二是感谢性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三是礼节性拜访。如到同事、朋友家拜年小坐,平辈只须拱手相揖,如系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四是串门式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过年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喜发财”、“一顺百顺”,寒暄两句客套话,无需过多礼节。

大年初一,三五成群出门给长辈亲友拜年贺年。大年初二,一般是女婿到岳父母家,甥侄到舅父家,内侄到姑父家拜年。过去拜年确定在大年初一,提前为“拜早年”。晚辈给长辈拜年,要带上糕点烟酒等礼品。拜年活动至少要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再迟谓之“拜晚年”。

闹元宵:心花怒放迎新春

正月十五元宵节,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巢湖人过元宵节,朴素之举是吃元宵,寓意“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巢湖灯节“闹元宵”,又叫灯会。其中柘皋元宵灯会,据传已有200多年历史。灯会通常有三夕,自正月十三晚试灯,至正月十五晚辞灯。玩灯主要有龙灯、狮子灯,杂灯包括花挑、鱼灯、虾子灯、荷花灯、车上轿和旱地行舟等。一种俗称“土擂子”灯,扎制成长形独轮车,一男一女表演上坡、下坡、过桥等动作,象征女婿偕妻到丈母娘家拜年情形,诙谐有趣,颇富浓厚的乡土气息。最为壮观的当数玩龙灯。龙灯分“滚龙”与“彩龙”两种,都由七、九或十一节组成,滚龙分青、黄两色。彩龙又称“柴龙”,龙头缀以各色彩绘、彩纸,龙身各节以彩带相连,舞动起来,锣鼓伴奏,好不热闹。正是:欢天喜地闹元宵,心花怒放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