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查询网 > 六年级作文 > 正文

关于2024年感动中国观后感精选五篇

更新时间:高考查询网

2017年2月8日中央电视台播出感动中国度人物颁奖典礼。获得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荣誉的分别是: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孙家栋、三进火海舍己救人的王锋、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36年的支月英、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国扎根农村的秦?飞、训练中壮烈牺牲的舰载机飞行员张超、在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业绩的电焊工李万军、让众多患者挺直脊梁的好医生梁益建、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量子通讯的领跑者潘建伟、焦裕禄式的好干部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并向中国女排表达特别致敬。

下面是小编为你搜集的2017感动中国观后感,欢迎浏览。

范文一

与往年一样,感动中国总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在这些感动人物中有国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但却都以不同的伟大事迹感动着这个名族的人民。又是一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我的内心再一次受到了激烈的撞击与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交织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朴实与感动,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作为幼儿园的教师,我对感动中国中是教师职业的感动人物也会有更多的感触。莫振高就是一位打心眼里佩服和尊敬的人物。他是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最后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他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老师用生命谱写出了人民教师的关荣与伟大,让我们看到了国人一种从物质至上到精神至上的转变。

在感动中国的颁奖中,感动中国的传承与发扬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对道德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思考与探索。感动中国,其实是我们对优秀精神的一种寄托,是虚无缥缈的灵魂与现实接轨的媒介,是美好品质发扬传承的载体。在一个个感动人物的事迹中,让我们看到了榜样的力量与人性的力量。与其说是对道德模范、学术精英的嘉奖表彰,不如说是对崇高精神、优秀精神的宣扬与传播,当获奖者的事迹通过感动中国传遍大街小巷,那些曾经默默无闻的他或她俨然已经成为了亿万中国人的榜样,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与其说是被获奖者的无私感动,不如说是被他们人性中的那种真善美感化、激励,那些崇高的精神在我们内心翻腾,化作一种独特的动力,使我们不自觉地向他们靠拢,向他们学习,社会的风气因此而改变。

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和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

范文二

感动是什么?感动就是对生命之美的关注,就是对灵魂之美的悸动,就是对刹那间永恒的希冀。无法预定,无法奢求,但总是在不经意的一瞬,悄悄触动你的心灵。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然而,在多日的匆匆中,心灵因为生活磨砺而变得坚硬,不再如过往一样细腻,而渐渐冷漠,习惯了这样高速运转的世界,不愿停下脚步去倾听心灵的声音,更不愿意去回味感动带给心灵的慰藉。曾经,我似乎也忘记了感动的滋味。

今天我蓦然回首,翻阅着自己的繁杂心灵......

48岁的陶艳波,每天从早到晚,几乎都要陪在儿子杨乃彬身边,和儿子一起学习,做儿子的老师、陪读。杨乃彬儿时发烧导致失去了听说功能。为给孩子治病,走过很多地方,但医生的结论始终让他们失望。为了儿子,她学习唇语,然后教儿子说话、识字。陶艳波坚持让儿子上正常学校,为此她辞职陪孩子一起上学。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母子二人一起学习。后来,杨乃彬也能比较正常地和人交流。12年苦读,儿子如愿考上了大学,成为了河北工业大学机电专业的学生。他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所有帮助他们的人。

看完这个故事,我早已热泪盈眶。

是什么让这位母亲如此坚强执着?

是什么让这位母亲泪流满面熬过黑夜?

是什么让这位母亲一次次地听医生说,抱歉?

是什么让这位母亲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教儿子说话?

是什么让这位母亲愿意辞职来做儿子的耳朵和向导?

是爱。

有一种爱,无须华丽的表白,你却始终相信它是真爱。它永远真诚永远不变它无需华丽词包装;它像寒冬熊熊烈火它像炎夏一缕清风,它激活我们生命能量,它体贴相伴永远。没错,这是母爱。母爱的力量有多伟大?我们无法测量,它往往超越奇迹,铸就辉煌。

范文三

央视活动《感动中国》今年已经是第15个年头了,从2002年到,150多位感动中国的代表温暖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我们可能不能清楚地记住这15年来曾让我们落泪的每一个人,但是每次提起他们的事迹,依旧心存温暖。

15年了,当年那个颁奖的戴着红领巾的小男孩、小女孩都已经大学毕业了,至今颁奖的一直是八九岁的小孩,没有领导、没有时尚,没有名流。15年了,每年颁奖晚会台上的主持人一直是敬一丹和白岩松,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他们这样的组合,他们也就这么一直主持着。

敬一丹在接受采访时开玩笑地说:“我还挺喜欢这个节目的,但是事实上退休后我做主持不会比原来更好,我也希望早日能给白岩松找一个新搭档。但是白岩松打趣说,如果我不主持,他也不主持了。可能一时还没选到更合适的搭档吧。”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这十五年来白岩松服装的样式都基本没有改变。两位知名主持一定是在坚持着什么。

“用感动去衡量,真正的标准突然变得平等”

15年来,《感动中国》一直坚持着两样东西:一是一定要讲一个好故事,二是一直用人性最闪光的标准去衡量。

对敬一丹、白岩松这两位主持人而言,与15年间的150多位获奖人物对话交流,在台上近距离看他们领奖时,几乎都泪目了。回忆这些曾感动中国的人物,让白岩松挑几个最感动他的人和事,他却说:“这一点儿都不公平,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感动中国的人物代表着生活的不同层面,都在从不同的层面感动着我们。”当然,最感动白岩松的,还是身边那些最普通的人。白岩松对笔者说:“用感动这个标准去衡量人物的时候,官职、财富、地位、地域都消失掉了,真正的评价标准突然变得平等。这种平等就是人性中最闪光、最美好的东西。很多生活中的平民百姓,在人性层面还是达到了很高的高度。所以我觉得每年这种感动是持续的,每年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敬一丹谈起这15年来感动中国带给她的感动,总结了两类:一类感动是瞬间壮举,一类感动是经年累月。她拿今年来举例:“从火场救人、使邻居无一伤亡、自己却几乎被烧成‘炭人’的王锋,虽说是瞬间壮举,但是背后一定有原因。而经年累月给人带来的感动看似平常,仔细想想却是常人很难做到。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秦?飞就可贵在他年轻,很执着地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给了农村。”现在,敬一丹更关注的是秦?飞正在做的事儿,“这让人感到一种未来感,原来他是一个人去当村官,现在他是和一群年轻人去做,特别有出息,特别有中国味道。2004年的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是以志愿者的身份去贵州支教的。当年他在获奖者里最年轻,给我一种感受就是未来感。”

敬一丹还表示,她对有风骨的人充满敬意。所谓风骨,不仅仅是善良,同时还是有勇气、有智慧、有担当的人。比如最初感动中国中敢于揭开股市黑幕的刘姝威,敢于救助艾滋病人的高耀洁,都是非常有风骨的人。

150位感动中国人物现在怎么样了,相信也是很多人关心的事儿。白岩松说:“感动中国是一个公共资源,不一定这个节目组去承担所有的事情。如果其他媒体甚至自媒体愿意关注当年那些感动人物,那就去做吧,我们自己也会去关注的。”至今,敬一丹和徐本禹还经常保持联系。徐本禹从一个大山深处孤独的志愿者到现在变成了一个志愿团体的组织者,在湖北省团省委专门做学生青年志愿者的工作。

“只要抱有感动的心,总会看到更多感动你的东西”

当被问及最近的一次感动,白岩松坦言,人们生活工作中的很多感动,就是来自很平凡的事情。比如一项工作,团队做到一半被叫停了,也许大家有抱怨,但说上两句后马上投身新的工作,继续合作、相视一笑,就是一种感动。再如老朋友、老同学之间的聚会,当大家突然意识到一转眼已经毕业快三十年了,但是人们之间的情谊逐渐加深,这也会让人感动。“只要抱有感动的心,总会看到生活中更多感动你的东西。”

敬一丹最近的一次感动恰恰和《感动中国》有关。前两天,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刘伟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段由多幅照片组成的视频,所配文字写着:看到第几幅你会流泪呢?敬一丹打开这个视频后,从第一、第二幅照片后就一直在流泪。“我总会和刘伟在朋友圈里相遇,也在关注着刘伟的关注。”

《感动中国》每年评出10位人物,那些曾被提名但最终没有走上舞台的人物也依旧感动过我们。白岩松说:“感动中国没有落选,只有入选。它毕竟是个电视节目,有节目时长、舞台大小的控制,每年的十个人物只是代表。我们每个人一年365天,也许在某一天也悄悄做着感动别人的事儿,那么你能说你落选了吗?没有!我觉得我们每天都能够比自己的昨天做得更好。”

“讲个好故事,揭示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还是不变的好”

15年过去了,这个时代变化得太快。人们习惯了拿“变化”去衡量很多东西,《感动中国》中的一些“不变”也会让一些人觉得不适应。不少网友都觉得《感动中国》的人选不外乎那么几种:乡村教师、舍己救人、大科学家,再配一个少数民族。

白岩松在接受采访时举了个有意思的例子:“中国的饮食每年都有那么几种突然火了,比如那年的河南烩面,比如去年流行的潮汕牛肉火锅。每年都会有一股热潮,但是你会发现真正长久的东西还是大米白面、白菜豆腐,它们一直就在你的身边。作为《感动中国》这样的平台,评选人物要考虑到很多的方面,要搜集到方方面面感人的力量。这样也更均衡,否则是另一种不公平。当然,在急剧变化的时代里,恰恰需要的还是不变的东西。15年来评选的标准不能变,也许有一天也会有一位IT业人士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甚至机器人说不定有一天也会给我们某种感动,这些都不重要,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他们背后人和人性的东西。中国的变化也是为了有一天再没有这么多的变化。因此对于感动中国,我们对追逐时代的热潮一直比较警惕。这个节目有的方面好像在不断地更新,舞台稍微大一点,技术稍微先进一点。但是讲一个好故事,揭示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我觉得还是不变的好。”

敬一丹说:“刚刚创办《感动中国》时,有一种又模糊又清晰的感觉,意识到它是一种社会向善的需求,于是应运而生。虽然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当观众看到《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就会觉得这是一档有洗礼感、让人有信心的节目,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15年以后,《感动中国》已经不像一开始似的探讨它的意义了,恰恰是这15年来它获得的美誉和被人们需要,才是它真正的意义。”敬一丹退休后,不再主持焦点访谈,却还在主持《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她觉得中国还需要这种“有力量感的、扩大善的”节目。

白岩松说:“《感动中国》这个团队一直饱有一种警惕,就是从不指望这个节目给中国带来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初做这个节目,仅仅是因为自己被打动了。但是当15年前《感动中国》第一届颁奖晚会播出的时候,一下子就火了,出乎整个团队的意料。15年过去了,经历了前几年的大红大紫,《感动中国》终于回到了它本该有的位置,回到了‘大米白面、白菜豆腐’。它可能不是每一年的热潮,但是它始终会陪伴你。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感动中国》对中国的意义,就是人们慢慢知道,感动是一种力量。感动在人们之间传递,它是由一粒种子,悄悄地蔓延,生长成一颗树,慢慢地变成一片林子,最后变成整个森林的过程。木、林、森,就是《感动中国》这15年带给中国的。”

《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只有几小时就落幕了,但是它所触碰的人性的内核不会结束,依然闪耀着感动的力量。

2024年王定国感动中国观后感精选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王锋观后感范文【多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1000字精华篇

感动中国2024年观后感心得体会简短作文

感动中国2024年观后感心得体会十篇

感动中国2024年观后感心得体会400字

感动中国2024年观后感心得体会800字

感动中国2024年观后感心得体会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