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查询网 > 心得体会范文 > 正文

四有教师是哪四有,2024做四有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高考查询网

做四有教师学习体会:爱岗敬业教学相长
  
  通过学在北师大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其中提出的"四有"教师感触颇深,*提出: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的确,教育事业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修养,立德为本。
  
  学习做"四有"好教师,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至关重要,它是教师队伍最根本的建设。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它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教师处理和调整教学活动中与学生、老师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是高校教师思想觉悟、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的集中体现。所以,教师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响应"四有"教师的号召,做让人民放心,让家长安心,让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一、爱岗敬业,依法执教
  
  人们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安心教育工作,具有高度的民主责任心和自豪感,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尽职尽责,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所有精力。爱岗敬业精神,体现的是教师个体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它既是教师个体与自我关系的投射,又是教师个体与学生关系的投射,更是教师个体与民族、国家、社会关系的间接反映。
  
  一般生产部门的爱岗敬业并不需要工作人员在下班后关心劳动的对象,包括幼儿园的老师在下班将孩子交到家长手里后,都不需要再关注学生,但高校老师任何时候都必须关注劳动的对象,由于大学生除了寒暑假都住在学校,因此大学老师根本没有上下班之分。爱岗敬业作为高校教师,具有比其他教师更为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因为我们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肩负着为了国家的富强和发展进行科学发明和科技创新的重任,必须教学科研一肩挑。每个高校老师都应该具有荣誉感和责任感,当个人自愿选择高校教师这个职业时,就不能以名利、地位、金钱作为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而必须树立起为高校教育事业而献身的思想,一定要热爱这个事业,一定要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如果没有我们的辛勤付出,就没有人才的苗壮成长,就不能满足*的需要。把教师从事的艰苦劳动和这种艰苦劳动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意义联系起来,从而就会感觉到当一名高校教师的光荣与自豪。这也是师德修养的起点。
  
  教育被视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进行现代化教育的过程中,以法治教、以法办教、依法保教的原则已经被视为协调教育内部和外部关系,维护教育正义和公平的保证,使教育在自身的发展中,更好地实现教育的法制化,确保教育的人道化、规范化、有序化。依法执教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不打骂、讽刺、挖苦和体罚方面,而对高校教师的要求要体现在如何处理好*意识形态与教学纪律的关系。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必须自觉增加法律意识,把坚持正确的职业道德修养方向提高到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高度来认识;把依法执教作为自己的职业义务,在教育实践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按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职业纪律执教;高校教师还要在教育过程中,身体力行,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将他们培养成知法懂法守法的社会公民。
  
  高校教师在依法执教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的关系,确立依法执教的自觉性,自觉维护教育中的法律法规,依靠这些法律法规去约束自己的教育行为,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
  
  二、热爱学生,教学相长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事业,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热爱学生是良好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行为。
  
  就热爱学生而言,中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书本上,中学老师对学生的热爱主要表现在对其生活和学习的指导方面,而高校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具有鲜明个性特点,有丰富的感情生活,甚至有些叛逆性格的青年学生,作为他们的老师,要了解信任他们,关心他们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成长,让仁爱之心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成为激励学生前进的动力,影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因此,大学老师对学生的热爱就体现在了对大学生生活、学习、工作能力等的培养方面。对于教育这个复杂、艰苦而又细致的工作来说,必须有热爱学生这种情感的参与,这样才能毫无保留地为学生献出自己的智慧和精力,所以,热爱学生已经成为高校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一个内在动力。
  
  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先哲精辟的阐明了能者为师,师生切磋和教学相长的道理。在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受到教育获得收益的不仅仅是学生,老师也可以从教育过程中获得收益,师生间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学习;教学相长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当起了"老师",有利于活跃教学的氛围,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建立起师生间平等的朋友关系,使学生培养起主体意识和进取的人生态度。高校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被学生难倒,就必须刻苦钻研,注重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调整,注重深入实践,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严谨治学,博学多才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教育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劳动的质量,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影响教育工作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修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能力,提高理论水平;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教学,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以外的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严谨治学、博学多才已经分别成为高校教师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先决条件和必备条件。
  
  虽然大中小学教师都有共同的教书与人、教学科研的任务,但是教书育人的方式却不一样。由于中小学承担的是基础教育,对教师科研的要求集中在教学研究方面,而高校本身就有直接服务社会、创造知识的职能,因此对高校教师的科研要求不仅体现在教学研究上,还体现在专业研究上。
  
  高尚的道德情操,一直是师德的根本标志,也是高校教师整体修养的核心部分。"博学"从高校教师的知识方面提出要求,要求高校教师在文化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所有优良的东西,要学习政治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学习师德理论,明确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任务、途径和方法;要高校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多才"是对高校教师能力的要求,包括创造力、专业能力和智力。教育劳动不仅要求高校教师具有事业心,而且要求他们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具有从事某些专业活动能力的综合,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这些都是高校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教师必须通过严谨治学和博学多才来提高其师德修养。
  
  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孔子最早在中国教育史上提出了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思想,但"师表"一词最早却出现在汉朝,司马迁首次将"师表"二字联用,他在《史记?太师公自序》里提到:"国有贤相良将,民之师表也。"意思是国家的贤明宰相大臣和优秀的将领,是百姓学习的榜样。而衍生到现代,所谓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则要求教师品德高尚,才能卓越,既要言传,更要身教,要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中小学老师的育人要求主要是帮助学生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而高校教师的育人要求除了继续帮助学生如何在思想道德方面成为一个合格公民外,还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观念,尤其是职业理想信念和社会理想信念的形成上受老师的师表作用影响巨大。
  
  作为当代的高校教师来说,要用自己的行为作为教师行为的准则,成为学生可学习和效仿的榜样。一个缺乏道德修养、不能以身作则的老师不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信任,不可能受到学生的尊重,更不可能获得期望中好的教育效果。高校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体现在政治思想、治学态度、举止打扮、道德水平等方面,高校教师通过清白做人、规矩做事的处事态度,教会学生怎么做人,怎么做学问;高校教师的良好的仪表,以及一举一动都能表现出其良好的修养和素质。正因为这种示范性作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一直是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教育资源,往往"胜于言教",所以,高校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就应该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就应该不做。
  

2024年学习四有教师心得体会

做四有教师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