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查询网 > 心得体会范文 > 正文

党员干部公务员学习范仲淹家规心得体会【最新】

更新时间:高考查询网

范仲淹家规心得体会【1】

通过观看《中国传统中的家规》范仲淹专题片,我明白了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妥善应对考验、化解风险,运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党员干部做到求真务实、清正廉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准确把握中央关于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将其作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基础工程,切实抓紧抓好。

一要常葆“为民”情怀。首先,态度要亲民。力戒那种“坐着轿车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看完回来吃顿饭”走马观花、隔靴搔痒般的“走基层”方式;要真正扑下身子,深入基层,“走进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农田,走进群众心间”,与群众平视对话,近距离聆听群众呼声,始终把群众最盼、最急、最怨、最难的问题铭记于心。其次,方式要便民。主动换位思考,多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少点“机关病”、“官僚态”,多点便民“直通车”和“微笑服务”,不作秀、不折腾、不扰民,切切实实为群众工作生活服务。最后,措施要惠民。想问题、做决策要把实现、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为衡量标尺,看老百姓究竟得了多少实惠,收入是不是增加了,生活是不是改善了,保证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二要常行“务实”作风。“古今兴盛皆成于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党员干部坚持的群众路线,必须建立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之上。一是重实情。真实、客观地反映工作的实际情况,有喜报喜,有忧报忧,杜绝“假、大、空”,不蒙上欺下,不阳奉阴违。二是办实事。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坚持不懈地带领群众艰苦创业,乐打基础,谋长远、干当前,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和行动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三要常修“清廉”形象。首先,头脑要清醒。保持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时刻保持和*的高度一致;牢记党员身份,永葆党员本色,泰然面对外界诱惑,脑子绷紧一根“弦”,心房多长一只“眼”,舌头加上一把“锁”,任何时候都要稳住心神、管住行为。守住清白。其次,心界要清正。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始终保持浩然之气,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破“底线”,不越“红线”,不触“高压线”。第三,社交要清净。多与普通群众、基层干部、先进模范、专家学者交朋友,拜人民群众为师,接地气,汲取力量;对那些“小兄弟”、“小圈子”要保持高度警觉,拉来必要距离。树立“阳光交往”意识,坚持君子之交淡如水,为政之道清似茶,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防止陷入疲于应酬的泛泛之交、吃吃喝喝的庸俗之交、蝇营狗苟的势力之交。

本人通过参加为民、务实、清廉教育学习活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更深刻的体会。

一、利为民所谋是党先进性的根本体现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执政,对共产党人来说,既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责任。这个责任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事事处处把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在履行执政使命的过程中,每一个党的干部,都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自觉地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日益增长的要求,不断开拓为人民谋利造福的新思路和新境界,做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用不停顿;以甘为孺子牛的姿态服务人民,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必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情操,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忧乐、安危挂在心头;必须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需;必须以艰苦扎实的作风真抓实干,努力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给人民群众看得到、摸得着的实际利益。要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定地相信群众,紧紧地依靠群众,在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我想,作为军休服务人员要牢记军休干部利益无小事的道理,始终把军休干部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通过贯彻落实好上级民政政策,合理分配运用财政资金来发展经济,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此外,我们还要切实关心群众的疾苦,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决好在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困难,把工作做细、做好、做实。

二、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

军休工作主要是服务管理工作,因此,我们必须以务实的工作作风来做好一切民政工作。一是要切实端正工作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谋事情抓工作的出发点,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也直接影响民政改革和发展大局。因此,我们应自觉站在党的事业、民政发展的大局上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当前需要与长远建设、重点工作与经常性工作统一起来。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有利于促进民政改革和发展的事情,都要竭力去做。二是要下功夫掌握真情实况。“求真”与“务实”紧密相联。只有求得“真”,才能务得“实”。一定要深入一线,掌握真实可行的第一手材料。三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

范仲淹家规心得体会【2】

在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中载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齐者,整治也。”古人认为,家与国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只有善治其家者,才会善于从政,善治其国。“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在治家之道上,有很多著名的家训,而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公元989年~公元1052年)的《家训百字铭》则是家训中的突出代表。《家训百字铭》全文为: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敬长舆怀幼,怜恤孤寡贫;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字纸莫乱废,须报五毂恩;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处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儿孙坚心守,成家种义根。”

末学最近研习佛学知识,结合自己的持家经历,再来看这段百字家训,不禁感慨万千,受益匪浅。现与众同修共同分享心得体悟。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孝顺是中华民族历来的传统美德。在佛教里,更是将孝道作为衡量学佛人修行深浅的度量,在经典中一再强调,如《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佛说盂兰盆经》、《孝子经》、《大方便报恩经》等。人之孝心,亦如法之正轨,孝道一行,家道全也。一个懂得孝顺父母的人,必能惠及自身、周遭,乃至天下。古语说“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还需父子兵”,兄弟间理应相互帮助,相互关心。我们持家立业,必须得注重孝道,维系好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不遗余力。无论是孝道也好,丹诚也罢。都是慈悲的体现,慈悲是没有度量,没有尽头的。这二十个字,是告诫后代们要注重孝道和慈悲,才能团结齐心,创建和美家庭。

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我们平时能够勤学苦练,一旦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也不会惊慌失措。范仲淹在年轻时一度连夜苦读,凌晨舞一通剑,夜半和衣而眠。别人看花赏月,他只在四书五经中寻乐,数年之后,他深谙儒家经典,吟诗作对,顺手拈来,成为一代文豪。“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读书很重要,尊敬师长更重要,我们应该向敬重父母一样尊敬师长。遵守礼仪,谦逊忍让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如果一味疏忽,用狂妄的心态去为人处事,必将事倍功半,得不到理想的结果。“逊让敦睦邻”,即是说,唯有谦逊忍让,用宽厚和善的态度,才能促进邻里和睦。这二十个字,是告诫后代们要知道谦卑宽厚,能够彬彬有礼、友好待人,才能广结善缘,赢得福报。

敬长舆怀幼,怜恤孤寡贫;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尊老爱幼历来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体恤鳏寡孤独与弱势群体同样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像现在在公交车上设有老弱病残席,在乘车时设有老弱病残孕专用通道,为百姓办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就是“敬长怀幼”、“体恤孤贫”的直接体现。大至一个国家,中至一个团体,小至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种情愫,能够发扬“敬长舆怀幼,怜恤孤寡贫”的精神。“满招损,谦受益”、“公生明,廉生威”,我们为人处事,要具备谦虚与廉明的品质,千万不要骄傲自满、恃权傲物。这二十个字,是告诫后代们要知道尊老爱幼、富有同情心,能够戒骄戒躁、谦恭廉明,才能树立威信,为人信服。

字纸莫乱废,须报五毂恩;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敬惜字纸是中国文化传统理念之一,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出于对文化与文字的崇敬,古人认为应当对字纸,即写有文字的纸张表示尊敬和爱惜。中国佛教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在《普劝敬惜字纸及尊敬经书说》中云:“字之恩德,说不能尽。敬惜书字,福报甚大。”即便是现在,珍惜字纸也是环保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方式。“五毂”即“五谷”,指稻、黍、稷、麦、豆,泛指粮食作物,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最朴素、最自然,也是营养价值极高的传统食品。没有“五谷”,我们的色身就无法得到供养,我们的生命也就无法继续,所以我们应该报“五毂恩”。“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我们做事要顺应天理,做人要博爱一切众生,不能干出伤天害理、荼毒生灵的勾当,否则就会有恶报。这二十个字,是告诫后代们要知道勤俭节约、怀着感恩的心,能够顺应天理、慈悲为怀,才能广种资粮,普利群荫。

处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儿孙坚心守,成家种义根。何谓“八德”?即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古人处世的基本操守。宋代以“八德”为标志,形成了“以家为本”的伦理道德观。实际上,“八德”发展到现在,就成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二十字的公民道德规范。“儿孙坚心守,成家种义根”,这两句是对前面家训的总结。“创业容易守业难”,这同样适用于持家,一个家业的操持与发展,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后世如能谨遵前人教诲,以家训为戒,才能将家业继承得更好,将家庭操持得更好。这二十个字,是告诫后代们要切记前辈训诫,精进勤勉,遍施善行,才能发扬祖业,有所作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一生坎坷,在仕途上也是几起几落,但其虚怀若谷、谦恭宽厚的品格一直为后世敬崇与效仿。这首《家训百字铭》以朴实无华、言简意赅的文字,总结出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要点,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不愧是家训中的精华之作。

《三国志?魏志?王昶传》载曰:“未有干名要利,欲而不厌,而能保身持家,永全福禄者也。”家庭是一个小社会,能够操持好家务,继承好家业,打理好家事,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从这个角度来看,《家训百字铭》不失为一套助力于我们为人处世、操持家业的成熟理论。

范仲淹家规心得体会【3】

范仲淹青少年时,冷头沃面,划粥为齑,刻苦攻读,誓“以天下为己任”。入仕后,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殚心竭虑、鞠躬尽瘁,始终把百姓的冷暖忧乐挂在胸怀。难能可贵的是,虽官居要职,他始终严于律己,注重家声,国财民脂秋毫不犯。逝世后,治丧无其所,“入殓无新衣”。

范仲淹二儿子范纯仁,娶妻王氏。王氏为朝廷重臣王质长女,在娘家舒适享受已成习惯,到范家后很不适应清贫生活。一天范仲淹看到这位儿媳从娘家拿来优质丝绸做帐幔,心里很不高兴,指责儿子和儿媳说:这样好的绸缎,怎么能用来做帐幔呢?我们家一贯讲究清素节俭,你们如果把这些奢华的坏习惯带到家里,搞乱了我的家法家规,我就要在庭院里用火烧这些绸缎!

其兄范仲温曾要求范仲淹给自己的儿子们谋个一官半职,范仲淹在《与中舍书》回信中,着重谈了对侄子们的教育问题,指出要督促二侄、三侄发奋学习,每天必令其钻研功课,苦读苦练,决不能让他们得过且过,混天度日。要让他们了解,只有等到他们学有所成,自己才能按规定向朝廷请示给他们安排职务。两位侄子在他的教导下,学业上进,品行端正,深受邻里乡亲的喜爱。后来经范仲淹推荐,朝廷按典章惯例给予恩荫入仕。此时范仲淹又马上给他们写来书信,提出了一系列做人做官要求:“汝守官处小心,不得欺事。与同官和睦多礼,有事即与同官议……莫纵乡亲来部下兴贩,自家且一向清心做官,莫营私利。”

范仲淹这一段语重心长教育侄子的话,得到了大理学家朱熹的赞扬,他说:范文正公写给侄子的信,语言朴实易懂,让人感到亲切。其要义在于“莫营私利”。

从五代起,范家世居苏州,先人陵墓多在天平山。范仲淹曾在苏州为官,兴水利,办府学,造福乡梓。据传,他在南园一带曾买下一片土地,阴阳先生说,这是块风水宝地,“居之,必世出卿相”。范仲淹本来打算建房居住,听后却办起了学宫,苏州府学即自此开始。晚年,他又到苏州办起了义庄。至今,府学、义庄旧迹仍在。

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有云,“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想来,这便是他一生所追求的境界与品质。

在物欲横流的当下,传承范仲淹的家风和家教,尤为必要。作为人民公仆,要励精图治,“公”字当头。

2024年党员干部学习范仲淹家规心得体会(优秀篇)

学习范仲淹家规心得体会1000字三篇

2024年范仲淹家规学习心得体会【荐读】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范仲淹专题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