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日记读书笔记
更新时间:高考查询网
摩托日记读书笔记
文/王亮
当青春已渐渐离我远去,年轻时的梦想已被现实的车轮碾碎成泥,物质的富足却难以带来精神的持久充实,一年到头都重复着同样的生活,当电视节目越来越世俗,书店里的书籍也越来越商品化。曾经满怀理想的自己也再次陷入了深深地迷惘与对时代的困惑之中。
直到我因偶然的机缘看到了一本小书,书名《摩托日记》,作者是曾经举世闻名的革命偶像切?格瓦拉。当我打开这本小书时,立刻被书中的文字所吸引。这本书讲述了年轻时候的格瓦拉和他的好朋友格拉纳多骑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怀揣着青春期的冲动和对未知领域的好奇,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发,沿着阿根廷的大西洋海岸,穿越帕潘丝草原,跨过安第斯山脉,从智利一路北上,途中横穿了秘鲁和哥伦比亚,最终抵达加拉加斯的旅程。
在读这本日记的时候,仿佛我自己就是那位和作者同行的旅伴,随他一起风餐露宿,一起穿越草原与高山,一起跨过江河湖泊。“如果说我们是浪漫主义者,是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分子,我们想的都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我们将一千零一次地回答说,是的,我们就是这样的人。”在描述对于这次自由行的最初动机时,格瓦拉在书中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因为从一开始,旅行对于他们而言,其实就是青春的冲动以及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所驱使。这次旅行花费了他们近九个月的时间。也彻底改变了格瓦拉的生命轨道,使他从梦想“当个着名的研究者”,转而希望“为人类服务”,并最终成为人类追梦的代表者,如果没有旅行,他或许不会去革命,他也许就只会成为一名普通的医生。当格瓦拉再次重新整理这本日记时写道:“我,重新整理和润色这些日记的人,早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我了。在‘大写的美洲’之上的漂泊之旅改变了我,其改变之深远远超乎我的想象。”
这绝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二人自驾游,更是对格瓦拉今后的人生观造成深远影响的神奇之旅。正是这趟旅程,让年轻的格瓦拉更深地看清了脚下的世界。展现在这位年轻人眼前的不仅仅是旅途上迷人的风景,更是拉丁美洲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现状。格瓦拉用他那清新独特的散文笔触,将旅程中那震撼了他浪漫心灵的沿途见闻注入了我同样年轻的心灵深处。从他的日记里我可以感受到,虽然他那时已萌生了当一名革命家的理想,但心中依旧保留着一片如水的柔情。格瓦拉在这本日记中写道:“这不是一个英雄传奇故事,也不仅仅是一个愤世嫉俗者的叙述;至少我个人并不这么认为。(m.mrnum.Com)这是两个生命的短暂交汇,是两个怀着相似的希望与梦想的生命的一段共同历程。”从这段文字中我强烈感觉到格瓦拉心中的青春与理想之火正在越烧越旺,且不论那理想到底能不能实现?但同时他也会写下这样的文字:“一只体形巨大的牡鹿像光一样闪过,身体在月光的映衬下闪着银色,它穿过小溪,然后消失在灌木丛中。像这样的大自然的震颤真可谓扣人心弦。”如此充满诗意的描述,很难想象竟出自一个未来的革命先驱之手。可见格瓦拉不仅具有火一样的革命热情,也不失水一般的诗人柔情。
关于路途的艰险,书中这样记述道:“之后又下了一场倾盆大雨,我们不得不到就近的一个农场避雨。但是,要到农场还得沿着泥泞的羊肠小道上行大约三百米,途中我们又被撞飞两次。农场主对我们的到来表示十分欢迎。我们第一次进行在没有铺沥青的路上的情景可谓惊心动魄,仅一天时间,总共就摔了九次。睡在行军床上,躺在我们蜗牛一般的坐骑旁,我们仍然带着那份喜悦之情急切地展望着未来。我们仿佛能够更加自由地呼吸更清新的空气,其中还夹杂着几分冒险精神。”从这段记述中格瓦拉向读者描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不易,但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带着喜悦之情急切地展望着未来,这也充分体现出了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也预示着未来的道路不光可以欣赏到诗意的风光,也存在着艰难与险阻。
随着旅行的深入,他的日记中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普通的劳苦大众:“在寒夜中的沙漠里,这对夫妇冻得缩成一团,瑟瑟发抖。此情此景便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真实写照。”格瓦拉和他的朋友在这一刻将毛毯分给这对夫妇御寒,同时写道:“这是我生命中最寒冷的夜晚之一。但同样是在这个时刻,我对这个至少对我来说全然陌生的人群产生了手足之情。”也许年轻的格瓦拉就是在那个时候真正确立了自己的革命理想。
在这次旅行进行到快接近一半的时候,他们的摩托车就坏掉了,这辆破旧的摩托车承载着两个年轻人的青春与理想在美洲大陆上奔驰了将近两千多公里,在到达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后,终因不能再进行修理而被弃置。剩下的路其实是两个年轻的梦想家用脚开始的故事。其间,格瓦拉的哮踹还经常发作,晚上他们睡过警察局、露天的星光下,还有临时搭建的帐篷中。梦想的旅程不可能全是坦途,还布满了艰难与困苦。但这两个年轻人没有被现实的骨感所击倒,依然坚定不移地向着目标前进,他们甚至到医院去看望和照料麻风病人,和他们一起聊天,一起踢球。聊天中向他们彰显了公正、友爱与博大的人性,麻风病人们也对他们心存感激。这部日记里,记录的全是他们一路上真实的经历,有悲欢离合,有人情世故,有迤逦风光,也亲历了拉丁美洲人民的苦难和希望。正是在这段行走的路上,格瓦拉心中革命的种子在悄悄萌芽。
这次旅行结束后,格瓦拉便投入了轰轰烈烈的古巴革命运动中,并凭借独有的个人魅力以及时代赋予的际遇,追随卡斯特罗经过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战斗后解放了整个古巴。1967年10月9日,满怀革命理想的格瓦拉在玻利维亚被他终身反对的敌人用机关枪杀害。死后,他成为了第三世界共产革命运动中的英雄和西方左翼运动的象征,成为当代最伟大的乌托邦战士,他名字前的那个“切”字,也成为了革命、乌托邦和青春的同义词。
在这部日记的最后,格瓦拉写道:“我武装自己,蓄势待发,随时准备化身为一座圣殿,在这里胜利的无产阶级将伴随着初生的力量和初生的希望,发出野兽般的咆哮。”这段文字深深地感染了我,虽然我与这位名震世界的革命偶像属于不同的时代和国家,但那颗年轻并追逐理想的心却是相同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也能和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来一次追逐理想的旅行。
文/王亮
当青春已渐渐离我远去,年轻时的梦想已被现实的车轮碾碎成泥,物质的富足却难以带来精神的持久充实,一年到头都重复着同样的生活,当电视节目越来越世俗,书店里的书籍也越来越商品化。曾经满怀理想的自己也再次陷入了深深地迷惘与对时代的困惑之中。
直到我因偶然的机缘看到了一本小书,书名《摩托日记》,作者是曾经举世闻名的革命偶像切?格瓦拉。当我打开这本小书时,立刻被书中的文字所吸引。这本书讲述了年轻时候的格瓦拉和他的好朋友格拉纳多骑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怀揣着青春期的冲动和对未知领域的好奇,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发,沿着阿根廷的大西洋海岸,穿越帕潘丝草原,跨过安第斯山脉,从智利一路北上,途中横穿了秘鲁和哥伦比亚,最终抵达加拉加斯的旅程。
在读这本日记的时候,仿佛我自己就是那位和作者同行的旅伴,随他一起风餐露宿,一起穿越草原与高山,一起跨过江河湖泊。“如果说我们是浪漫主义者,是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分子,我们想的都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我们将一千零一次地回答说,是的,我们就是这样的人。”在描述对于这次自由行的最初动机时,格瓦拉在书中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因为从一开始,旅行对于他们而言,其实就是青春的冲动以及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所驱使。这次旅行花费了他们近九个月的时间。也彻底改变了格瓦拉的生命轨道,使他从梦想“当个着名的研究者”,转而希望“为人类服务”,并最终成为人类追梦的代表者,如果没有旅行,他或许不会去革命,他也许就只会成为一名普通的医生。当格瓦拉再次重新整理这本日记时写道:“我,重新整理和润色这些日记的人,早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我了。在‘大写的美洲’之上的漂泊之旅改变了我,其改变之深远远超乎我的想象。”
这绝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二人自驾游,更是对格瓦拉今后的人生观造成深远影响的神奇之旅。正是这趟旅程,让年轻的格瓦拉更深地看清了脚下的世界。展现在这位年轻人眼前的不仅仅是旅途上迷人的风景,更是拉丁美洲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现状。格瓦拉用他那清新独特的散文笔触,将旅程中那震撼了他浪漫心灵的沿途见闻注入了我同样年轻的心灵深处。从他的日记里我可以感受到,虽然他那时已萌生了当一名革命家的理想,但心中依旧保留着一片如水的柔情。格瓦拉在这本日记中写道:“这不是一个英雄传奇故事,也不仅仅是一个愤世嫉俗者的叙述;至少我个人并不这么认为。(m.mrnum.Com)这是两个生命的短暂交汇,是两个怀着相似的希望与梦想的生命的一段共同历程。”从这段文字中我强烈感觉到格瓦拉心中的青春与理想之火正在越烧越旺,且不论那理想到底能不能实现?但同时他也会写下这样的文字:“一只体形巨大的牡鹿像光一样闪过,身体在月光的映衬下闪着银色,它穿过小溪,然后消失在灌木丛中。像这样的大自然的震颤真可谓扣人心弦。”如此充满诗意的描述,很难想象竟出自一个未来的革命先驱之手。可见格瓦拉不仅具有火一样的革命热情,也不失水一般的诗人柔情。
关于路途的艰险,书中这样记述道:“之后又下了一场倾盆大雨,我们不得不到就近的一个农场避雨。但是,要到农场还得沿着泥泞的羊肠小道上行大约三百米,途中我们又被撞飞两次。农场主对我们的到来表示十分欢迎。我们第一次进行在没有铺沥青的路上的情景可谓惊心动魄,仅一天时间,总共就摔了九次。睡在行军床上,躺在我们蜗牛一般的坐骑旁,我们仍然带着那份喜悦之情急切地展望着未来。我们仿佛能够更加自由地呼吸更清新的空气,其中还夹杂着几分冒险精神。”从这段记述中格瓦拉向读者描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不易,但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带着喜悦之情急切地展望着未来,这也充分体现出了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也预示着未来的道路不光可以欣赏到诗意的风光,也存在着艰难与险阻。
随着旅行的深入,他的日记中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普通的劳苦大众:“在寒夜中的沙漠里,这对夫妇冻得缩成一团,瑟瑟发抖。此情此景便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真实写照。”格瓦拉和他的朋友在这一刻将毛毯分给这对夫妇御寒,同时写道:“这是我生命中最寒冷的夜晚之一。但同样是在这个时刻,我对这个至少对我来说全然陌生的人群产生了手足之情。”也许年轻的格瓦拉就是在那个时候真正确立了自己的革命理想。
在这次旅行进行到快接近一半的时候,他们的摩托车就坏掉了,这辆破旧的摩托车承载着两个年轻人的青春与理想在美洲大陆上奔驰了将近两千多公里,在到达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后,终因不能再进行修理而被弃置。剩下的路其实是两个年轻的梦想家用脚开始的故事。其间,格瓦拉的哮踹还经常发作,晚上他们睡过警察局、露天的星光下,还有临时搭建的帐篷中。梦想的旅程不可能全是坦途,还布满了艰难与困苦。但这两个年轻人没有被现实的骨感所击倒,依然坚定不移地向着目标前进,他们甚至到医院去看望和照料麻风病人,和他们一起聊天,一起踢球。聊天中向他们彰显了公正、友爱与博大的人性,麻风病人们也对他们心存感激。这部日记里,记录的全是他们一路上真实的经历,有悲欢离合,有人情世故,有迤逦风光,也亲历了拉丁美洲人民的苦难和希望。正是在这段行走的路上,格瓦拉心中革命的种子在悄悄萌芽。
这次旅行结束后,格瓦拉便投入了轰轰烈烈的古巴革命运动中,并凭借独有的个人魅力以及时代赋予的际遇,追随卡斯特罗经过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战斗后解放了整个古巴。1967年10月9日,满怀革命理想的格瓦拉在玻利维亚被他终身反对的敌人用机关枪杀害。死后,他成为了第三世界共产革命运动中的英雄和西方左翼运动的象征,成为当代最伟大的乌托邦战士,他名字前的那个“切”字,也成为了革命、乌托邦和青春的同义词。
在这部日记的最后,格瓦拉写道:“我武装自己,蓄势待发,随时准备化身为一座圣殿,在这里胜利的无产阶级将伴随着初生的力量和初生的希望,发出野兽般的咆哮。”这段文字深深地感染了我,虽然我与这位名震世界的革命偶像属于不同的时代和国家,但那颗年轻并追逐理想的心却是相同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也能和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来一次追逐理想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