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查询网 > 中国梦 > 正文

年绿色发展理念解读 五大发展理念解读

更新时间:高考查询网

“绿色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在遂宁,“绿色发展”成为遂宁的特色和品牌。“十三五”规划明确,未来五年,我市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绿色环境,建设绿色城镇,倡导绿色生活。

绿色发展蓝图已经绘就,重点在思路创新和行动落实。近日,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如何推进遂宁绿色发展,他们提出了各自的思路和措施。

解读一

规划概要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绿色城镇,打造绿色环境,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建设绿色经济强市。加快发展绿色经济,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形成以绿色工业、绿色农业、绿色服务业、绿色能源为主要内容的绿色经济体系。坚持工业强市的主导战略,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集聚发展水平,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坚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补齐发展短板的重要抓手,扩宽服务业领域,扩大服务业规模,提升服务业水平,推进服务业全面发展。

大力打造绿色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着力打造绿色环境。构建生态空间格局,以涪江生态走廊为重点,加快建设市城区生态湿地,营造人工绿地环境与自然山水环境有机融合的绿地系统,构建“一湖、两山、三廊、五楔、多点”生态系统。强化生态系统建设。加强大气、水、土壤等生态领域环境保护,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理念,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推进资源利用方式向集约高效转变,提高资源产出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倡导绿色人文,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凝聚全社会共同力量,倡导绿色生产,鼓励低碳消费,制定并实施《遂宁市绿色发展规划》,切实将绿色理念注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积极争取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立体现绿色发展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完善最严格的耕地、林地、湿地和水资源管理保护等相关制度。

建立健全体现绿色发展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完善最严格的耕地、林地、湿地和水资源管理保护等相关制度,保障绿色发展思路不动摇,方向不走位,措施行动见实效。

行动路径

刘锋华(市经信委主任):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成渝经济区的加快建设,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我市加快绿色崛起提供了机遇。磨溪气田的重大发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全省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的成功创建、次级综合交通枢纽的逐步建成、产业集群效应不断放大,全市资源优势、传统产业优势、环境优势以及区位优势进一步强化,为我市建设现代产业高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遂宁制造业将瞄准“中国制造2025”战略方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既前瞻布局高端制造业,又积极承接发展中高端制造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我市“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业”,推进成长型产业快速发展、制造业向中高端、智能化、集聚集约发展,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围绕“绿色制造”重点,我们将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节能减排,促进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促使资源利用向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环境友好转变,实现有限资源能源价值的放大倍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杜云志(市农业局局长):“十三五”规划明确了农业六个方面的着力点,包括农业特色化、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以及现代农业园区、农业基础设施、美丽新村建设。坚持以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为目标,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为中心,以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为动力,大力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水平、优势特色产业建设水平、适度规模经营引领水平、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努力实现粮食生产不滑坡,确保粮食总产基本稳定,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以上;农牧渔结构、粮经饲结构、品种品质结构等更加科学;农民收入结构更加合理,持续增收的基础更加扎实;经营规模适度,生态环境良好,科技、机械、劳动者素质成为支撑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到2020年,基本形成技术装备先进、经营规模适度、一二三产业融合、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五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各县(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全面建成,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吴炳麟(市环保局局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统筹处理好当前和未来、短期和长远、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切实把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发展质量、保障公众权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建设绿色经济强市和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遂宁。

遂宁“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构建生态空间格局、加强生态系统建设以及排污治理等工作目标。为此,我们将以改善环境质量,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载体,以严格执法和科学监测为手段,以最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保护督察、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环境信息公开等制度为保障,全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有效防控环境风险,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拓展环境容量空间,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2020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解读二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今天,绿色更代表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众的期盼。民有所呼,党有所应。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同志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将指引我们更好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科学发展理念

理念作为思想理论的“头”,是规律性认识的凝练与升华。绿色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理念,是深刻体现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理念。

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发展理念。科学发展理念是理性反思时代问题得出的科学结论。当今中国,多年经济高速增长铸就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奇迹”,也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矛盾和问题是:资源环境承载力逼近极限,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同志强调,单纯依靠刺激政策和政府对经济大规模直接干预的增长,只治标、不治本,而建立在大量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增长则更难以持久。粗放型发展方式不但使我国能源、资源不堪重负,而且造成大范围雾霾、水体污染、土壤重金属超标等突出环境问题。种种情况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瓶颈制约是资源环境,最大“心头之患”也是资源环境。绿色发展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抓手。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把握。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消除党和人民“心头之患”的必然要求,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准确把握世界生态文明发展潮流的科学发展理念。科学发展理念是准确把握时代的思想结晶,是时代精神的内核。当今时代,“环球同此凉热”,各国已成为唇齿相依的生态命运共同体。一个时期以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臭氧层破坏、化学污染、总悬浮微粒超标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日益严重,全球生态安全遭遇前所未有的威胁。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发展潮流所向,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共识。我们党对此有着深刻体认。*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以此为认识基点,我们党不但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系统的顶层设计与具体部署,而且将其上升到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鲜明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在这样的高度定位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绿色发展作为理念写入发展战略、发展规划,这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史上是第一次,在当今世界各国的执政党中也是少见的,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胸怀视野,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作为负责任大国执政党的使命担当。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绿色经济规则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制定,积极参与国际绿色科技交流。在最近召开的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同志向与会各国领导人介绍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与实践,着重强调绿色发展理念,得到普遍认可和赞誉。

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科学发展理念。科学发展理念建立在深入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同志立足推进我国*的时代使命,洞悉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跃迁的发展大势和客观规律,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凝聚形成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发展。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科学揭示生态兴衰决定文明兴衰的发展规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与时俱进;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为马克思主义自然生产力理论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并从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系统论述、提出明确要求。在这些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成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理念集合体。其中,绿色发展理念与其他四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最新成果,具有重大意义。

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发展理念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我们党科学把握发展规律的创新理念,明确了新形势下完成第一要务的重点领域和有力抓手,为我们党切实担当起新时期执政兴国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

推进绿色富国。富国为强国之基,资源环境为富国之本。绿色发展理念鲜明提出绿色富国的重大命题,彰显了我们党对新时期富国之道的科学把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节能环保产业是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我国在这方面潜力巨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绿色发展、绿色富国,将促进发展模式从低成本要素投入、高生态环境代价的粗放模式向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双轮驱动模式转变,能源资源利用从低效率、高排放向高效、绿色、安全转型,节能环保产业将实现快速发展,循环经济将进一步推进,产业集群绿色升级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绿色、智慧技术将加速扩散和应用,从而推动绿色制造业和绿色服务业兴起,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综合来看,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成为推动中国走向富强的有力支撑。

推进绿色惠民。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必先惠民。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惠民为基本价值取向,彰显了我们党对新时期惠民之道的深刻认识。*同志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质量在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但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还不尽如人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块短板。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搞不好还可能演变成社会政治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是我们党新时期增进民生福祉的科学抉择。

推进绿色生产。绿色生产方式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基础支撑、主要载体,直接决定绿色发展的成效和美丽中国的成色,是我们党执政兴国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面对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和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只有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才能走出一条经济增长与碧水蓝天相伴的康庄大道。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就是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绿色产业包括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绿色服务业等,致力于提供少污染甚至无污染、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清洁产品和服务。发展绿色产业,要求尽量避免使用有害原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和能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加强废弃物处理,促进从产品设计、生产开发到产品包装、产品分销的整个产业链绿色化,以实现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良性循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建设美丽中国。“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引领执政兴国伟业的发展理念,既立足当下、规划现实蓝图,又着眼长远、勾勒未来规划。*同志指出,走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绿色正在装点当代中国人的新梦想。绿色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中国为奋斗目标,不仅明确了我国当前发展的重要目标取向,而且丰富了中国梦的美好蓝图。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当代中国人和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是新时期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大责任和使命。为此,我们党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和践行,将为建设美丽中国插上腾飞的翅膀,使包含美丽中国这一重要内容的中国梦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绿色发展人人有责、人人共享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绿色发展理念洞悉发展规律、深察民生福祉、彰显执政担当,是全体人民在发展问题上的“最大公约数”之一。绿色发展人人有责、人人共享,要求我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上实现全面刷新和深刻变革,在身体力行中走向生态文明*。

形成绿色价值取向。价值取向决定价值标准和价值选择,是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绿色价值取向?*同志关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三个言简意赅的重要论断,对此作了生动阐释和系统说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优美的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社会财富,凸显了生态环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强调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要把生态优美和经济增长“双赢”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价值标准。“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强调绿水青山是比金山银山更基础、更宝贵的财富;当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冲突时,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优先选择。坚持绿色发展,需要我们形成绿色价值取向,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形成绿色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理念的延伸和具体化,直接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分析和判断,影响人们认识和实践的成效。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形成绿色思维方式。具体说来,应形成“绿色”问题思维,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影响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深入分析思考,着力解决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中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形成“绿色”创新思维,用新方法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新问题,克服先污染后治理、注重末端治理的旧思维、老路子;形成“绿色”底线思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既考虑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顾及子孙后代的需要,不突破环境承载能力底线;形成“绿色”法治思维,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绿色发展,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引领、规范、促进、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绿色”系统思维,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来把握,把绿色发展作为系统工程科学谋划、统筹推进,避免顾此失彼、单兵突进。

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体现我们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同度、践行力,对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最终实现具有基础意义、关键作用。*同志要求,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也就是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绿色发展,人人应为。这个“应为”,就是倡导和践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需要我们坚持节约优先,强化集约意识,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形成节约集约的行动自觉;倡导环境友好型消费,推广绿色服装、提倡绿色饮食、鼓励绿色居住、普及绿色出行、发展绿色旅游,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促进生活方式绿色化,时时可做、处处可为。大到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等节能环保产品,小到减少塑料购物袋、餐盒等一次性用品使用,以至随手关灯、拧紧水龙头,都是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都是在为绿色发展作贡献。绿色发展是理念,更是实践;需要坐而谋,更需起而行。只要我们坚持知行合一、从我做起,坚持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换来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就一定能开创*生态文明*、赢得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转变发展理念 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2024年全国两会关于绿色发展提案心得体会

2024年全国两会环保绿色发展提案心得体会

2024年十八大五中全会精神绿色发展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十八大五中全会绿色发展精神体会

习总书记解读十三五规划发展理念关于绿色发展篇

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关于绿色发展篇

专业解读十三五规划 绿色发展五大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