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全国两会关于职业教育热点提案话题最新解读,两会职业教育话题新闻
2017年的相关政策还未出台,小编先整理出仅供参考!
“两会”前夕,有家关注中国形势的境外媒体说,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将阐述中国的总体经济、社会和和对外政策目标。中国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去年经济增长速度位居世界首位,而大多数国家仍在复苏道路上挣扎前行。这家媒体说,温总理在开幕时作报告和在闭幕时答记者问,都会比去年要乐观。
“人大”刚刚开幕,温总理正在作报告。听报告,看形势,我们听出总理的乐观和振奋,更听出了总理的清醒和冷静。
乐观和振奋大有根据,很有“底气”,振奋在于成就、自信和力量。温总理在报告中说:“2013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去年这个时候,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出口大幅下降,不少企业经营困难,有的甚至停产倒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农民工大批返乡,经济增速陡然下滑。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改革开放和*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他说:“过去的一年,极不平凡,令人振奋”。
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当然乐观和振奋。2013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这一年,中国政府领导中国人民干得不错。事实摆在世人面前,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约翰•罗斯致信《金融时报》说,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是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达到了8.7%。中国国内需求的快速增长取代了外需对增长的作用,显示出中国应对外部环境的高超能力。亚洲之所以能够迅速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走向复苏,中国纯进口的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没有陶醉于乐观和振奋,面对今年的经济形势,心很热,头脑却很冷,充分认识到冷静比乐观更重要。早在“两会”召开之前,温总理就说“如果说过去的一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那么今年将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指出今年是中国经济最复杂的一年,是清醒的认识、冷静的分析,是实事求是。
温总理在今天的报告中,有一段讲得十分清醒和冷静。他说“今年发展环境虽然有可能好于去年,但是面临的形势极为复杂。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此长彼消,短期问题和长期矛盾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中‘两难’问题增多。”他在报告中明确指出“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他说“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判断形势,决不能把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等同于经济运行根本好转。要增强忧患意识,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努力化解矛盾,更加周密地做好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准备,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温总理的报告清醒而冷静,我们听报告、看形势更要清醒而冷静。要看到,虽然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惊涛骇浪中成功实现反转,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切不可飘飘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今天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关系密切,中国经济的快与慢、兴与衰,两会精神学习心得不可能不受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可能独善其身。中国经济今年面临的复杂局面,既反映了自身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特性,也是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互动的必然。今天,虽说在世界经济已经露出复苏的曙光,各国都在雄心勃勃地准备“过五关,斩六将”,但别忘了,“走麦城”的悲剧随时可能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岂能盲目乐观和振奋?
有些外国媒体对今年中国经济形势的复杂,或真心实意、或心怀叵测,已经表示了担心。有的文章认为,中国的银行“可能重复让西方陷入金融危机的同样错误。”有的文章甚至用了“中国:无限增长还是濒临崩溃”的标题,但作者最后的判断却是:“中国可能会经历痛苦的金融紧缩,但这并不一定会导致增长率暴跌。”
反思中国经济最困难的去年,应对中国经济最复杂的今年,对外人说的恭维话,我们听后不足为喜;对外人说的难听话,我们听后也必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这样的话、那样的话,我们听得够多了,也听得聪明一些了。中国经济的走向决定于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两会精神学习心得决定于信心和力量,也决定于乐观和冷静。从总理的报告中,人们听出了精神,也看到了前景。
“中国梦”的保障在于行动、在于实干,坚持求真务实精神,勇于攻坚克难,善于开拓创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2013年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中华人民共和国*xx在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表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早在十八大期间,就是对“中国梦”的内涵、路径、保障做了相关阐述。中国梦是“富强之梦”,是“民主之梦”,是“文明之梦”,更是“复兴之梦”。“中国梦”实现的科学道路是*,走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梦”的保障在于行动、在于实干,坚持求真务实精神,勇于攻坚克难,善于开拓创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奋斗目标,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要求,报告强调了两个“一定能”:“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
为什么如此斩钉截铁地断言“一定能”?就是因为我们有*这面旗帜的指引,有*这个根本方向,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十八大报告中的两个“一定能”与人大会提到的“中国梦”是相一致地,二者的目标是相同的,实现目标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相同的,依靠的对象也是一样的,都是人民群众,十八两个“一定能”极大地鼓舞了党员建设美好未来的信心,而“中国梦”是给全国人民描绘精彩明天的美好画卷。
“中国梦”的科学实现道路来之不易,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与之同时,我们在“中国梦”实现道路中产生了实现梦想的中国精神。
这就是以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与之同在的是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同时凝聚着实现它的中国力量。
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在两会讲话之前,是无数关心中国命运的专家、教授的思索与探寻,“中国梦”与中国精神才逐渐清晰,他们对“中国梦”长期的思考和对中国精神的长期关注,才有自信地、自豪地说出这番话。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天勇教授,在XX年出版了的《中国向何处去》,XX年出版了姊妹篇《中国梦与中国道路》。这两本书是作者对中国道路问题的持续性和深入性研究。
中央政策研究室前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和中央党校前副校长李君如对本书给予了高度评价,分别为本书作序。郑新立表示该书“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中国国策论著中,顶尖级水平的一部书”。李君如称此书的出版将为体现公民共识的“中国梦”和中国精神的形成作出贡献,并为我国重大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和逻辑支撑。
周天勇在《中国向何处去》一书中所提出的: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我们向哪里去?所走的道路选对了,我们就可以避免发展中的陷阱;走错了,我们就可能跌入社会政治动荡、经济低速发展、人民长期不富裕、国家竞争力不强并下降等发展的“中国陷阱”之中。
在《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书中,回答了未来30年中国具体怎么办,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对中国老百姓未来需要什么,什么是中国梦和中国精神,以及对资源环境生态变化趋势及对策,城乡结构、产业结构等如何调整,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周天勇在《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书中将“中国梦”具体化为“成为城里人:数亿中国农民之梦”、“安居和乐业梦”、“生活的社会保障梦”、“公共服务梦”、“生态环境优美和家庭平安梦”、“精神生活之梦”等六个民众个人愿望与精神诉求。
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学分析框架为读者勾勒出实现“中国梦”的中国道路,并概括为:调整城乡、产业和企业结构,转变发展模式;实施赶超型科技进步战略;克服利益梗阻,坚定地推进改革,形成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深入推进政治、社会和文化等体制改革。周教授对我们国家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挑战进行了深刻冷静思考分析,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改革和开放、民生,提供了一个路线图,筹划和设计了一个务实、可供操作的路线和整体及综合性方案,体现了一名良心学者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中国知识分子世代相传的“铁肩担道义”精神的血脉支撑和延续。
满眼尽看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实现“中国梦”必须走*,是中国人民自主、自觉地的选择,是中国人自己的话语。
面对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的话语权缺失,“欧化”、“美化”严重,中国学术变成了西方学术的传声器,套用西方方法、论证西方结论、用西方语言说话,甚至直接重复西方话语等等不一而足,不绝于耳。
“中国梦”这种中国人自己的话语,是对西方政治话语权强有力的冲击,这当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所必须的,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积淀,在社会管理、人文政治方面有丰富的思想,中国应对人类政治文明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