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更新时间:高考查询网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是一首七言律诗,是宋代著名的词人苏轼的作品,也是一首难得的古今佳作,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以及赏析欢迎大家参考~!
原文: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作者:苏轼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拼音:
tà biàn jiāng nán nán àn shān ,féng shān wèi miǎn gèng liú lián 。
dú xié tiān shàng xiǎo tuán yuè ,lái shì rén jiān dì èr quán 。
shí lù yíng huí jiǔ lóng jǐ ,shuǐ guāng fān dòng wǔ hú tiān 。
sūn dēng wú yǔ kōng guī qù ,bàn lǐng sōng shēng wàn hè chuán 。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翻译:无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字词解释:
(1)惠山:即无锡惠山。素有“江南第一山”的美称。据《蠡溪笔记》记载:晋代开山禅师、西域僧人慧照,来到此山,常与名家交往,并在此建寺,名气很大。后人就命名为“慧山”,古时慧、惠两字相通,惠山就由此得名。
(2)钱道人:苏轼拜谒的惠山寺长老。
(3)小龙团:茶名。宋代御用贡茶,圆形印有龙纹的团茶。
(4)小团月:即指小龙团茶。因“小龙团”其形圆如月而联想起来的。
(5)第二泉:即指惠山泉水。因唐代著名的茶叶专家“茶圣”陆羽“曾品评了天下宜茶之水二十种,惠山泉第二(他认为庐山康王谷洞帘水为第一,无锡惠山新泉为第二,蕲州兰溪石下水为第三……)”而得名。惠山泉因此得以名扬天下。
(6)九龙脊:指惠山。惠山又名九龙山的历史悠久,但因陆羽《慧山寺记》而闻名。
(7)五湖:指太湖。太湖,五湖之一素以优美的湖光山色和灿烂的人文景观见称。
(8) 孙登:(约220年-280年),字公和,号苏门先生,三国时魏人。长年隐居汲郡山中为道,喜好读《易》,弹一弦琴,善啸。阮籍和嵇康都曾求教于他。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赏析:
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中把苏轼的《惠山烹小龙团》作为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加以引用,这首诗题的全名是《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诗中“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一联脍炙人口,被当作品茶名句,常为后人所引用。这两句诗句不但茶人墨客称道不已,而且常被改写成一些名胜古迹、茶亭等当楹联来招揽客人。因为这两句,甚至有人还把这首诗誉为“天下第一品茶诗”。但通读全诗,我觉得此诗不仅品茶,侧重点更是品泉。通过赏景以传作者的弦外之音。
首联以衬托的手法写惠山的景色之美,让作者更是流连忘返。此诗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时,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至七年(1074)五月之间,曾两次来惠山拜谒钱道人,此诗也大概作于这段时间。江南素以景美称著,作者熙宁四年(1071)到任,作此诗时不到三年,在办公之余足迹踏遍“南岸山”可见江南景色之美足以让他流连忘返。不到三年两度游惠山,我想让他“更流连”的肯定不只是惠山景色,应该还有钱道人吧。
颔联“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一联写得既细腻又洒脱,既脍炙人口又联想独特。诗人似乎羽化成仙,身携皓月,从天外飞来,据欧阳修《归田录》云:“其品精绝,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用这样极不容易到手的“小团”茶与惠山钱道人共试这“人间第二泉”,足见他们对二泉水的青睐程度。又据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中认为宜茶之水“惠山为上”。可见作者表面赞茶、品茶实际是赏景——品泉。上联“天上”下联“人间”对仗既细腻又洒脱, 由“小龙团”茶(是当时的御用贡茶)联想到“天子(皇帝)”,所以喻它来自“天上”又由此触发联想到天上的“小团月”,奇特的想象能使读者跟随诗人去品味小龙团茶泡惠山泉水的感觉——天上的明月照着清澈的第二泉,与喝惠山泉水泡的小龙团茶具有同样的沁人肺腑。奇特的想象含蓄蕴藉,足以勾起无数读者的遐想。
颈联写登惠山途中与登顶后的所见。据陆羽《慧山寺记》记载:“山有九龙,若龙之偃卧然”又:“慧山,古华山也。曰九陇,惟慧为恒称,九龙则间称之。龙云者,极其状也。” “石路萦回九龙脊”说的是石路在苍翠的“偃卧”九龙山脊间盘旋萦绕;“水光翻动五湖天” 写登绝顶望太湖俯瞰太湖的波涛翻动水天的景象。把惠山的九条“苍龙”,淹没于太湖的水光接天之中的景象写得淋漓尽致。
尾联用典,含义深远。从诗题看此联当是拜谒钱道人、品茶品泉、登绝顶赏景之后,由归途的景象所产生的联想。“孙登无语空归去”是全诗的诗眼所在,“空”字最具弦外之音。孙登是三国时长年隐的高道,竹林七贤中阮籍和稽康都是他的学生,孙登居宜阳山时,阮籍曾受魏文帝(曹丕)之命前往拜访,但与之交谈,却默不作声。嵇康又跟从他游学三年,所问总是笑而不答。稽康只好拜别。临别时孙登开口了:“士才高识寡,难乎免于今世矣。”(你这人很有才华,但对世道看的不透彻,要生存下去很难很难啊。)嵇康未能接受,后来果然被害,临终时作了一首《幽愤诗》,诗中有“昔惭柳下,今愧孙登”两句,深表感慨,后悔当初不听孙登相劝之言。稽康被杀,阮籍很是惊讶,再次前来拜访,孙登对所问仍是笑而不答。关于阮籍此次拜会孙登余秋雨先生在他的《寻觅中华》中有几段精彩的描写:
阮籍上山之后,蹲在孙登面前,询问他一系列重大的历史问题和哲学问题,但孙登好像什么也没有听见,一声不吭,甚至连眼珠也不转一转。阮籍傻傻地看着泥塑木雕般的孙登,突然领悟到自己的重大问题是多么没有意思,那就快速斩断吧——能与眼前这位大师交流的或许是另外一个语汇系统?好像被一种神奇的力量催动着,他缓缓地啸了起来。啸完一段,再看孙登,孙登竟笑眯眯地注视着他,说:“再来一遍!”阮籍一听,连忙站起身来,对着群山云天,啸了好久。啸完回身,孙登又已平静入定。阮籍知道自己已经完成了与这位大师的一次交流,此行没有白来。
阮籍下山了,有点高兴又有点茫然。刚走到半山腰,一种奇迹发生了,如天乐开奏,如梵琴拨响,如百凤齐鸣,一种难以想象的音乐突然充溢于山野林谷之间。阮籍震惊片刻后立即领悟了,这是孙登大师的啸声,如此辉煌和圣洁,把自己的啸不知比到哪里去了。但孙登大师显然不是要与他争胜,而是在回答他的全部历史问题和哲学问题。阮籍仰头聆听,直到啸声结束。然后疾步回家……
苏轼惠山一行归途中,松涛铃铃作响,使他想到了这个历史典故。对于这联,很多人都说是苏轼对稽康有感而发。但从末句看,我认为不尽如此,而应当更是对阮籍之悟与自身之悟的感慨。从余秋雨先生的上面描述来看,阮籍深得孙登的真传而得以保全,不被司马氏残杀。阮籍善啸,但单凭啸功而言显然不如孙登。无独有偶,作者也会“吟啸”,然而啸功肯定不如阮籍,更不如孙登。但儒、释(佛)、道兼修的苏轼,参禅悟道肯定不下于阮籍。面对钱道人的“无语”教诲,苏轼肯定是领悟深刻。结合此时的苏轼的背景,我想这一联既感慨稽康未悟遭杀,也是对阮籍领悟孙登而得以保全。更是自己不与政敌做无谓的争斗,而自求外放为民造福的自得——稽康是无谓的牺牲,阮籍消极与无奈,而我苏轼是积极的为民造福。(不久苏轼任满因政绩突出而升任密洲太守就是明证)
总之这首七言律诗,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堪称古今佳作,也毫不为过。但把它说成是品茶诗似乎有些不妥。
个人资料: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仁宗嘉?(1056—1063)年间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原文: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作者:苏轼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拼音:
tà biàn jiāng nán nán àn shān ,féng shān wèi miǎn gèng liú lián 。
dú xié tiān shàng xiǎo tuán yuè ,lái shì rén jiān dì èr quán 。
shí lù yíng huí jiǔ lóng jǐ ,shuǐ guāng fān dòng wǔ hú tiān 。
sūn dēng wú yǔ kōng guī qù ,bàn lǐng sōng shēng wàn hè chuán 。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翻译:无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字词解释:
(1)惠山:即无锡惠山。素有“江南第一山”的美称。据《蠡溪笔记》记载:晋代开山禅师、西域僧人慧照,来到此山,常与名家交往,并在此建寺,名气很大。后人就命名为“慧山”,古时慧、惠两字相通,惠山就由此得名。
(2)钱道人:苏轼拜谒的惠山寺长老。
(3)小龙团:茶名。宋代御用贡茶,圆形印有龙纹的团茶。
(4)小团月:即指小龙团茶。因“小龙团”其形圆如月而联想起来的。
(5)第二泉:即指惠山泉水。因唐代著名的茶叶专家“茶圣”陆羽“曾品评了天下宜茶之水二十种,惠山泉第二(他认为庐山康王谷洞帘水为第一,无锡惠山新泉为第二,蕲州兰溪石下水为第三……)”而得名。惠山泉因此得以名扬天下。
(6)九龙脊:指惠山。惠山又名九龙山的历史悠久,但因陆羽《慧山寺记》而闻名。
(7)五湖:指太湖。太湖,五湖之一素以优美的湖光山色和灿烂的人文景观见称。
(8) 孙登:(约220年-280年),字公和,号苏门先生,三国时魏人。长年隐居汲郡山中为道,喜好读《易》,弹一弦琴,善啸。阮籍和嵇康都曾求教于他。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赏析:
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中把苏轼的《惠山烹小龙团》作为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加以引用,这首诗题的全名是《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诗中“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一联脍炙人口,被当作品茶名句,常为后人所引用。这两句诗句不但茶人墨客称道不已,而且常被改写成一些名胜古迹、茶亭等当楹联来招揽客人。因为这两句,甚至有人还把这首诗誉为“天下第一品茶诗”。但通读全诗,我觉得此诗不仅品茶,侧重点更是品泉。通过赏景以传作者的弦外之音。
首联以衬托的手法写惠山的景色之美,让作者更是流连忘返。此诗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时,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至七年(1074)五月之间,曾两次来惠山拜谒钱道人,此诗也大概作于这段时间。江南素以景美称著,作者熙宁四年(1071)到任,作此诗时不到三年,在办公之余足迹踏遍“南岸山”可见江南景色之美足以让他流连忘返。不到三年两度游惠山,我想让他“更流连”的肯定不只是惠山景色,应该还有钱道人吧。
颔联“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一联写得既细腻又洒脱,既脍炙人口又联想独特。诗人似乎羽化成仙,身携皓月,从天外飞来,据欧阳修《归田录》云:“其品精绝,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用这样极不容易到手的“小团”茶与惠山钱道人共试这“人间第二泉”,足见他们对二泉水的青睐程度。又据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中认为宜茶之水“惠山为上”。可见作者表面赞茶、品茶实际是赏景——品泉。上联“天上”下联“人间”对仗既细腻又洒脱, 由“小龙团”茶(是当时的御用贡茶)联想到“天子(皇帝)”,所以喻它来自“天上”又由此触发联想到天上的“小团月”,奇特的想象能使读者跟随诗人去品味小龙团茶泡惠山泉水的感觉——天上的明月照着清澈的第二泉,与喝惠山泉水泡的小龙团茶具有同样的沁人肺腑。奇特的想象含蓄蕴藉,足以勾起无数读者的遐想。
颈联写登惠山途中与登顶后的所见。据陆羽《慧山寺记》记载:“山有九龙,若龙之偃卧然”又:“慧山,古华山也。曰九陇,惟慧为恒称,九龙则间称之。龙云者,极其状也。” “石路萦回九龙脊”说的是石路在苍翠的“偃卧”九龙山脊间盘旋萦绕;“水光翻动五湖天” 写登绝顶望太湖俯瞰太湖的波涛翻动水天的景象。把惠山的九条“苍龙”,淹没于太湖的水光接天之中的景象写得淋漓尽致。
尾联用典,含义深远。从诗题看此联当是拜谒钱道人、品茶品泉、登绝顶赏景之后,由归途的景象所产生的联想。“孙登无语空归去”是全诗的诗眼所在,“空”字最具弦外之音。孙登是三国时长年隐的高道,竹林七贤中阮籍和稽康都是他的学生,孙登居宜阳山时,阮籍曾受魏文帝(曹丕)之命前往拜访,但与之交谈,却默不作声。嵇康又跟从他游学三年,所问总是笑而不答。稽康只好拜别。临别时孙登开口了:“士才高识寡,难乎免于今世矣。”(你这人很有才华,但对世道看的不透彻,要生存下去很难很难啊。)嵇康未能接受,后来果然被害,临终时作了一首《幽愤诗》,诗中有“昔惭柳下,今愧孙登”两句,深表感慨,后悔当初不听孙登相劝之言。稽康被杀,阮籍很是惊讶,再次前来拜访,孙登对所问仍是笑而不答。关于阮籍此次拜会孙登余秋雨先生在他的《寻觅中华》中有几段精彩的描写:
阮籍上山之后,蹲在孙登面前,询问他一系列重大的历史问题和哲学问题,但孙登好像什么也没有听见,一声不吭,甚至连眼珠也不转一转。阮籍傻傻地看着泥塑木雕般的孙登,突然领悟到自己的重大问题是多么没有意思,那就快速斩断吧——能与眼前这位大师交流的或许是另外一个语汇系统?好像被一种神奇的力量催动着,他缓缓地啸了起来。啸完一段,再看孙登,孙登竟笑眯眯地注视着他,说:“再来一遍!”阮籍一听,连忙站起身来,对着群山云天,啸了好久。啸完回身,孙登又已平静入定。阮籍知道自己已经完成了与这位大师的一次交流,此行没有白来。
阮籍下山了,有点高兴又有点茫然。刚走到半山腰,一种奇迹发生了,如天乐开奏,如梵琴拨响,如百凤齐鸣,一种难以想象的音乐突然充溢于山野林谷之间。阮籍震惊片刻后立即领悟了,这是孙登大师的啸声,如此辉煌和圣洁,把自己的啸不知比到哪里去了。但孙登大师显然不是要与他争胜,而是在回答他的全部历史问题和哲学问题。阮籍仰头聆听,直到啸声结束。然后疾步回家……
苏轼惠山一行归途中,松涛铃铃作响,使他想到了这个历史典故。对于这联,很多人都说是苏轼对稽康有感而发。但从末句看,我认为不尽如此,而应当更是对阮籍之悟与自身之悟的感慨。从余秋雨先生的上面描述来看,阮籍深得孙登的真传而得以保全,不被司马氏残杀。阮籍善啸,但单凭啸功而言显然不如孙登。无独有偶,作者也会“吟啸”,然而啸功肯定不如阮籍,更不如孙登。但儒、释(佛)、道兼修的苏轼,参禅悟道肯定不下于阮籍。面对钱道人的“无语”教诲,苏轼肯定是领悟深刻。结合此时的苏轼的背景,我想这一联既感慨稽康未悟遭杀,也是对阮籍领悟孙登而得以保全。更是自己不与政敌做无谓的争斗,而自求外放为民造福的自得——稽康是无谓的牺牲,阮籍消极与无奈,而我苏轼是积极的为民造福。(不久苏轼任满因政绩突出而升任密洲太守就是明证)
总之这首七言律诗,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堪称古今佳作,也毫不为过。但把它说成是品茶诗似乎有些不妥。
个人资料: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仁宗嘉?(1056—1063)年间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