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无锡市十三五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是无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共无锡市委关于制定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的《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发展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是今后五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主要依据。
第一章发展方位
第一节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突出转型发展主线,按照建设“五中心”和打造“五名城”的目标定位,全面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质量和知识产权立市”主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无锡在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朝着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奋勇迈进。
综合实力实现新的跨越。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758亿元,在2005年基础上实现翻番,年均增长13.5%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达到1.3万美元以上。财政总收入达到1579.9亿元,年均增长30.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11.9亿元,年均增长23%。全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始终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产业层次得到显著提升。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5%,预计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由11.8:55.1:33.1调整为6.2:54.8:39.0。预计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5.7%,比2005年提高12.3个百分点。
高效农业面积占农业用地面积比例提升到53.9%。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微电子、新能源、软件与服务外包等产业发展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大力建设创新经济领军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预计2010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比2005年提高0.85个百分点;五年累计专利申请量达83080件,是“十五”期间的6倍。引进海外归国领军型人才工作开创全国先河,落户“530”项目超过1200个,集聚海归高层次人才6000多名;累计完成政府主导的“三创”载体500万平方米,集聚科技型企业3400多家,涌现了尚德太阳能、美新半导体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无锡成为全国科技创新先进城市、唯一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和传感网高技术产业基地、首批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城市行列。
城乡面貌发生根本变化。城乡规划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实现了城乡规划全覆盖,优化了区域功能布局,“一体两翼、七区一体”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框架基本确立。连续实施“三年城市建设行动计划”,城市快速路网系统基本建成,苏锡高速公路、锡张高速公路建设和国省道一级公路改造全面完成,沪宁城际铁路建成通车,京沪高速铁路、宁杭高速铁路无锡段和苏南运河三级改造工程加速推进,城区防洪工程达到200年一遇标准,城市轨道交通一、二号线开工建设;完成苏南(硕放)机场改
扩建一期工程,成为对外开放的国际机场;无锡(江阴)港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加快推动“五个新城”、“五个园区”、“五个街区”、“八个博览园”等一批功能性载体建设,全面启动太湖新城、锡东新城建设,市民中心建成投用。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预计城市化率达到68%左右。大力开展学习华西、争创*新农村活动,组织实施“农村八项重点工作”和“十大强农惠农工程”,农村五年基本现代化建设目标全面完成。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突出。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无锡太湖保护区建设,深入开展治理太湖保护水源和环保优先专项行动计划,切实加大减排力度,全面实施蓝藻打捞、底泥清淤、调水引流、生态修复等各项措施,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持续改善。在2005年基础上,五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削减20%以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削减32%以上。五年累计关停“五小、三高两低”企业1900多家。建成长江供水工程,形成双水源供水格局,保证饮用水安全稳定。基本形成污水处理厂、主管网、排水达标区建设“三个全覆盖”。生态建设迈上新台阶,预计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4.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35%,分别比2005年提高4.2和3.35个百分点。无锡跻身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行列,建成国家节水型城市、全省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市和生态城市群。
改革开放继续纵深推进。坚持市场取向原则,重点突破、
整体推进,全力实施改革攻坚七项重点工作和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行动纲要,被评为“中国改革优秀城市”。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促进国有资本向基础设施、金融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集聚。非公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3.1%。实施社会事业“四分开、两分离”改革,完成了建设、社保、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市政、园林“管办分离”和广电、报业集团“宣传与经营分离”改革。强力推进“两集中、三到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事项由“十五”期末的3000多项削减至467项。财税、金融、投资、科技、人才和社会管理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进一步完善。积极扩大对外开放,201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612.2亿美元,为2005年的2.1倍;2010年实际利用外资33亿美元,年均增长10.5%;对外直接投资累计8.3亿美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2.8倍;全市服务外包业务合同总额达到31.8亿美元。五年新增国际友好城市24个,累计达到36个。
民生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坚持富民优先方针,大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开展“幸福市(县)区建设”,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2010年预计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7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02元,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1.6%和11.8%。五年新增城镇从业人员58.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大类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均达98%以上,最低生活保障实现
城乡接轨、水平不断提高,困难群体帮扶体系更加完善。教育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全面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100%。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竞技体育水平有新的提高。无锡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65岁,成为首批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示范市。加快文化强市建设,全面推进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无锡博物院、吴文化博物馆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无锡荣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依法治市和社会建设管理工作明显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过去的五年,是无锡战胜重重困难、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五年,是探索转型发展道路、科学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的五年,是巩固提升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成果、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奋力迈进的五年。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国务院和江苏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令人鼓舞,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影响深远,为“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无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无锡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主要是:产业结构偏重,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比重偏低;城乡二元结构仍未根本改变,区域统筹发展面临众多制约;人才、知识等创新要素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任重道远;常住人口总量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加剧,优化人口结构和素质任务艰巨;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公共服务不够均衡;社会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化解社会矛盾压力增大等,迫切要求我们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新机遇,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有效化解多种矛盾,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新问题,用创新的思路探索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径。
第二节面临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无锡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已现端倪,绿色低碳成为发展新潮流,全球经济将进入结构转型、竞争加剧等多重特征并存的时期。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实施,京沪高速铁路和沪宁、宁杭城际高速铁路的建成,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加速,区域产业布局、社会结构、城市功能、居民生活方式将出现深刻变化。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国内区域竞争特别是人才和科技等竞争更加激烈,无锡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具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无锡总体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和发展动力已经并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社会进入了必须以加快转型求突破、以加速调整促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未来五年,是加快转型发展的攻坚期。加快转型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无锡实现由经济大市
向经济强市跨越的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必须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加速实现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进一步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未来五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期。推动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战略转变,是无锡发展新阶段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优先和环保优先方针,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构建生态文明发展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未来五年,是发展民生福祉的提升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型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把“寓强于富、普惠于民”放在“十二五”发展更加突出的位,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让发展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体现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上,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推动由经济大市向富民强市转变。
未来五年,是基本现代化建设的决胜期。加快实现“第二个率先”,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无锡的殷切期望,必须把“推动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建设创新无锡幸福无锡”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本质要求,坚定地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之路,力争在全国全省率先
进入基本现代化的发展新阶段。
第三节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让太湖这颗江南明珠重现碧波美景”和*总理“建设生态城、高科技产业城、旅游与现代服务城、宜居城”的总体要求,以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把“推动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建设创新无锡幸福无锡”作为主题,把加快转型发展作为主线,把“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质量与知识产权立市”作为主战略,把创新和法治作为根本法宝,把“寓强于富、普惠于民”作为根本目的,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创业、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把无锡建设成为创新型、服务型、国际化、现代化,具有独特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坚实基础。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必须精心组织实施促进转型发展的重点策略,全力以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积极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形成“集聚高层次人才、发展高端服务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营造高品质人居环境”的联动发展新态势,奋力开拓“生活幸福、生产先进、生态良好”的
现代化建设新路子,加快确立竞争优势,全面进入战略转型新阶段。
实施“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策略。全面加强人才开发,大力推动理念、科技、体制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创新,建立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实施“城乡一体、区域融合”策略。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建立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相契合的空间发展体系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
实施“生态优化、文化振兴”策略。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和文化软实力开发体系。
实施“成果普惠、法治保障”策略。坚持共同富裕,让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更加充分、更加普遍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依法治市,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和法治保障体系。
第四节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无锡要以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为目标,继续走在长江三角洲和全国城市发展的前列,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无锡综合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让无锡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
同繁荣、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加快转型发展和富民强市建设取得更大突破。
综合实力。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升无锡在区域发展和全国城市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2%;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3%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人才总量达到150万人以上。
人民生活。把“寓强于富、普惠于民”作为转型发展的根本目的,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力争全市劳动者报酬和居民收入实现倍增。着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城乡基本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95%以上,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周岁。
结构调整。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突破,基本形成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9.5%以上,形成“三二一”产业格局;战略性新兴产业营销收入达到12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5%。
城乡统筹。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转型发展的重大任务,优
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中心城市功能建设,基本建成太湖新城、蠡湖新城、锡东新城,江阴、宜兴中心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形成“一体两翼”共同发展、协调发展和中心城市带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构建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城市管理体制。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700万人左右,城市化率达到75%左右。
生态文明。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转型发展的着力点,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太湖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创建取得更大突破,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全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比“十一五”期末降低20%,主要污染物在2010年基础上削减20%;全市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林木覆盖率达到27%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
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作为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人才特区、城乡统筹、社会事业、财税金融和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明显进展,体制活力和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着力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和经济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
附表2:无锡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表2:无锡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第二章结构调整
坚持人才引领和创新驱动,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努力建设创新经济领军城市,进一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第一节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坚持把产业优化升级作为加快转型发展的战略重点,努力形成以新兴产业为先导、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优先发展服务业。全力实施服务业“超越计划”,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公共服务业均等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推进软件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研发服务、科技金融等跨越提升,做大产业规模,做强企业实力。提升发展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重点推进软件研发外包、生物医药服务外包、检验检测外包等业务发展。加快发展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推进创意设计、动漫网游、影视传媒等业务拓展。积极发展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中介服务等研发服务业。创新发展风险投资、信用担保、科技债券融资、科技
保险、民间借贷等科技金融服务业。全力加快传统支柱服务业发展,重点发展旅游业、商贸物流业,提升集约发展水平,增强集约发展功能,提高对整个服务业发展的贡献率。优化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整合山水资源和人文资源,完善蠡湖和八大博览园等重点旅游休闲地的公共配套功能,健全旅游服务体系,探索推进“大旅游”管理体制,培育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拓展旅游休闲产品,促进旅游与文化、商贸、度假、会展等产业融合发展,将无锡打造成为旅游度假目的地和长三角旅游度假中心城市。到,全市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以上,成为服务业重点支柱产业。提升发展商贸物流业,完善规划布局,加强资源整合,建成50个以上城市综合体,着力打造一批集聚辐射能力强的重点物流园区、重要商品市场、商业特色街区和现代商贸企业,形成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创新发展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就业保障、体育健身、社会养老等公共服务业,积极发展会计审计、法律服务、企业咨询、资产评估、经纪服务、会展策划等商务服务业。创新服务业发展业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连锁业。加快制造企业主辅分离步伐,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发展。加快服务业载体建设,积极推进太湖新城金融商务区、总部商务园、服务外包园、创新创意园等一批省、市重点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增强功能,形成特色,做大规模。着力创新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制度、政策和服务,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
提高、结构优化、竞争力提升。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动态跟踪发展趋势,坚持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壮大物联网、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微电子、新材料与新型显示、高端装备制造、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产业以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为主要载体,重点在新型传感器、核心芯片、系统集成、应用软件开发、网络运营和信息服务等领域集聚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建立集技术创新、产业化和市场应用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努力将无锡建设成为具有一流创新力的物联网技术创新核心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发展集聚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先导区。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总成和关键零部件制造等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和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等关键技术及装备。生物产业重点发展胚胎干细胞、现代中药、营养健康食品、生物农业等领域。微电子产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等领域。新材料与新型显示产业重点发展新型显示材料、光电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等领域。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电控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等领域。着力推进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建设,重点实施一批示范工程。加快新兴产业特色基
地建设,全力打造物联网、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微电子、软件与服务外包5个世界级特色产业基地,新材料与新型显示、生物、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3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重点建设25个特色专业园区。到“十二五”末,实现新兴产业“双倍增”计划目标。
优化提升制造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用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机械、纺织、电子信息、特色冶金等传统优势制造业,着力发展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先进制造业,促进“无锡制造”向“无锡创造”升级、向新兴产业领域集聚、向集约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全面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产业链集聚、园区化发展,培育形成一批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全国领先的制造业基地(园区)和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着力实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化工、热电、琉璃瓦等行业的整治整合行动,全面淘汰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明确要求淘汰的工艺、产品和装备,提升产业整体水平。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农业设施、农业组织、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农业机械化,积极发展优质、高效、生态、规模化农业,不断增强农业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完善农业功能区划,继续实施“万顷良田”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不断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和综合效益。建立完善主要地产农产品最低保有量制度,
建设一批高标准、规模化、稳定的粮食、蔬菜等主副食品生产基地,保障基本供应和质量安全。大力发展生物农业、感知农业,加快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和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形成生物育种、优质水稻、精细蔬菜、花卉苗木等一批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做大做强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壮大高效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加强农业农产品质量建设,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和监管。完善现代农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到,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生物农业为代表的新兴农业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现代农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以上,率先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
做强做大企业(集团)。引导各类要素向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领域的优势龙头企业集中,推动重点骨干企业走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在产业优化升级中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以品牌、技术、资本为纽带,促进企业优化组织结构,鼓励企业进行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壮大上市公司规模,保持无锡上市公司规模和数量在全国同类城
市中的领先地位。引导规模企业按产业链上、下延伸,带动一批中小企业和配套项目,形成产业核心技术、品牌效应与营销网络优势,培育总部经济,拓展发展空间。实施“质量与知识产权立市”战略,鼓励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创建知名品牌、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支持企业商标境外注册和专利申请,不断扩大品牌国际知名度。到,形成一批营业收入超千亿元和超百亿元企业(集团),新增上市公司65家,培育上市后备企业300家以上,驰名商标达90件,江苏省著名商标达480件。
第二节大力建设人才特区
坚持以人才引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牢固树立人才投入优先保障、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人才结构优先调整的理念,开展“人才特区”建设,通过创新人才政策、完善人才制度、优化人才环境,打造引才、育才和聚才竞争的新优势,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的激情和活力,率先建成人才强市。
大力集聚各类人才。完善以“无锡*”和“530”计划的人才政策体系,着力实施物联网人才引进等七大人才工程,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引进并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来锡创新创业。推动各类园区、企业和研发机构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促进新兴产业
发展。拓展柔性引才渠道,推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创办企业,加强与本地企业“嫁接”融合,以人才推动创新、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企业竞争力。广揽各类人才,引进培养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等各领域高层次人才。到,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50万人,高层次人才占人才总量达7%。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突出培育战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加快形成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涌现一批职业素质好、创新能力强、具有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的优秀企业家。强化紧缺人才培育,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健全企业职工培训制度,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职业培训,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管理)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制度,培养一支总量相对稳定、结构更加合理、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的行政管理人才队伍、社会工作者队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人才管理、评价、分配、激励、流动和保障机制,制定实施一系列突破性的人才政策,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加大人才投入,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人才发展基金,建立多元化人才建设投入体系,到,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重达到16%以上。切实解决各类引进人才居住、医疗和子女教育问题,完善居住证、居转户、直接落户相衔接的人才
引进政策服务体系。五年建成人才公寓100万平方米以上。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完善政府宏观管理、市场优化配、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推动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转变,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捷高效转变。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打造创新活力最强、创业成本最低、服务效能最优、人居条件最佳的人才环境。
第三节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为动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突出应用性、产业化发展方向,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成国内领先的区域创新体系,把无锡建设成为创新经济领军城市。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广泛推进政产学研联盟,大力推动行业龙头或创新型骨干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战略合作,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实施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充分发挥在锡科研单位的优势和作用,围绕物联网、集成电路、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云计算、生物医药、节能环
保、工业设计等优势领域,以及前沿性产业领域,着力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完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培育壮大科技交易市场和产权市场,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到,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
增强企业创新活力。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需求主体、研发投入主体、创新活动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在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中的比重。到,全市大中型企业研发费用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达到1.5%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比重达到90%。支持企业联合科研院校建立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鼓励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建立研究院。实施创新企业推进计划,加强质量、标准、商标、品牌建设,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大企业大集团,激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鼓励企业“走出去”,利用海外科教人才资源建立境外研发机构;加大“引进来”力度,鼓励海内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来锡设立研发中心或分支机构。到,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总数达5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1000家。
加强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和“集中、集约、集聚”的原则,加快创新创业创意载体建设。积极推进政府联合
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等,共建面向社会、资源共享的技术公共服务、技术成果交易、创新创业融资服务和社会化人才服务等功能性平台,形成与无锡创新经济发展相适应、以科技研发、企业孵化、产业培育、技术交易、社会服务与科技金融为重点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创新“三创”载体运行管理模式,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创新企业“孵化”和产业化。到,“三创”载体累计达到1000万平方米,建成公共服务平台100家以上。
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加快建设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示范区,积极推进科技银行和科技保险建设,培育壮大天使基金、种子基金、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和产业基金规模,开展各类股权投资、科技小额贷款、科技担保、股权与知识产权质押等业务,建立完善“投、保、贷、中介服务”四位一体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完善科技合作机制,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推动科技资质互认,共建区域创新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对科技创新的税收、信贷和公共采购政策支持,建立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到,科技创新能力步入全国领先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
第四节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重点,大力拓展消费
领域,优化投资结构,增加有效投资,基本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格局。
提升消费。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优化消费结构,营造放心消费、安全消费的良好环境,努力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消费升级需求。培育商贸龙头企业,推动连锁经营快速发展,完成城乡农贸市场商场化改造。积极培育农村消费市场,完善农资农机等农村生产资料和建材家具、农副产品、农村日用消费品等农村生活资料流通体系,实施“百千万”放心工程。全力推进便民服务进社区、便利消费进家庭的“双进”工程。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农业旅游、都市休闲旅游,拓展电子信息、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新型消费业态,推动装潢、家具、家电、家纺、家饰等家居消费,促进服务消费。完善适应不同消费需求的房地产市场,合理引导住房消费需求。创新消费方式,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和信用消费。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健全符合消费市场特点的流通网络和服务网络。大力整顿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诚信消费氛围。“十二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以上。
优化投资。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和多层次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激励力度,增强民间投资信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积极组建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创新民间资本服务方式,建立健全规范、高效的民间资本投资运行保障体系。按照“非禁即入”原则,拓宽民间投资渠道,
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可以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和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充分发挥民间投资在自主创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中的主体作用,大幅提高民间资本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在动力。优化政府投资导向,政府投资重点投向生态环境、公共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建立健全投资制衡机制,提高政府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切实增加有效投入,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节水、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有效遏制落后产能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以上。
第三章生态文明
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全面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太湖保护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国家低碳示范城市,大力完善生态发展体系,推动由环境保护为主向全面建设生态系统转变,探索具有无锡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先驱城市。
第一节改善生态环境
大力推进太湖保护区建设,以水、大气环境治理为重点,着力加强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总量倒逼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坚持从源头上节能减排,从调轻、调优结构上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基本建成全国著名的生态城。
水环境综合治理。以太湖治理为重中之重,坚持铁腕治污、科学治水,努力实现太湖无锡水域水质逐年好转。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建设多水源供水系统和区域应急水源工程。深入实施控源截污,控制工业点源污染,进一步强化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施农业面源氮磷拦截工程,控制并减少污染物入水总量。完善污水
处理厂和污水管网建设,深入推进排水达标区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在实现一级A排放基础上实施尾水生态净化。到,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加快实施太湖引排骨干工程,全面建成走马塘工程,基本完成新沟河工程,开工新建新孟河工程,实现太湖与长江的畅引畅排。建设太湖新城“清水流域”示范区,组织实施蠡湖水环境深度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加快贡湖湾沿湖环境建设,加大主要入湖河道及城乡河道综合整治力度,确保国控省控断面、小康断面、主要河长制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全面消除城乡河道黑臭现象。促进环境保护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建成“感知环保”环境监测监控平台。
大气环境治理。大力实施“蓝天工程”,建设大气环境污染联防联控、灰霾天气监测预警和碳排放监测监管体系,切实加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等主要污染物和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建设工地扬尘等污染源的控制治理力度,全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加强燃煤电厂和工业尾气排放企业污染治理,鼓励推行低氮燃烧技术,控制氮氧化物排放。大力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分类管理,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市场准入标准,逐步推进实施国四标准。强化对建筑、拆迁、市政等施工现场和道路运输扬尘的执法管理,加强餐饮娱乐等行业的油烟污染防治。到,形成200平方公里左右的清洁能源区,城市建成区内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
噪声治理和固体废物处置。推广使用低噪声的先进设备和
工艺,提高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水平。加强工厂企业噪声的物理隔离,确保建成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100%。开展创建“绿色工地”活动,严格控制施工现场噪声,加强夜间和特殊时段噪声管理。加强交通噪声控制,严格实行机动车禁鸣措施,加强主干河道船舶噪声管控。积极发展固体废物处服务市场,建立固体废物有偿收集、运输和处机制,加强工业固体废物集中收集处理。以家庭、社区为重点,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完善城镇生活垃圾分类集运处体系。安全处危险废物,加强放射源的管理和放射性废物的集中收贮,城市危险废物处利用率达到100%。加强区域环境辐射管理,防治城市光源污染。加强重金属等重点行业的环境监管,强化对土壤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新型环境污染的监控,提高管理和处能力。加强环境应急处理机构及能力建设,制定环境污染应急专业技术方案,保障环境与生态安全。
生态绿化建设。优化生态空间布局,控制土地开发强度,加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保护和建设。深入开展城乡绿化造林,加强绿道网和公园绿地建设,加大湿地保护和沿山体、沿河道绿化力度,发展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维持生物多样性,增加碳汇总量,着力构建绿色宜居城市生态体系。到,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27%,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群。创新生态建设机制,运用行政、经济等多重手段,完善地区环境质量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建立
多元化、开放式的生态建设投入机制,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第二节建设低碳城市
坚持低碳发展理念,高标准建设太湖新城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重点实施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示范项目,加快推动产业低碳化改造,发展低碳技术,优化能源结构,低碳示范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推进“低碳示范城市”建设。制定实施无锡低碳城市建设规划。高起点推进太湖新城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建设,加强低碳化发展研究,建设低碳建筑展示中心、创新能源中心、低碳生活体验区等功能性项目,基本建成中瑞低碳生态城。建立健全促进低碳产业发展、鼓励低碳产品应用的政策法规体系和市场交易体系,加强低碳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大力发展低碳型产业,加快推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水电设备制造等产业发展,培育壮大低碳产业集群。
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加快制定循环经济的行业和社会标准,大力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组合和社会循环消费。以骨干企业和市级以上开发区为重点,建成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工业废水回用等15个循环经济产业链。积
极实施一批重点节能和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在省内率先建成一批循环经济企业、基地和园区。全力组织实施清洁生产企业示范工程,重点在冶金、化工、机械等制造业领域和农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开展清洁生产,每年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企业不少于150家。到,重点农业、工业、服务业园区建成循环经济园区,太湖沿岸纵深5公里范围内全面建成循环经济带。
调整能源结构。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区建设,合理引导、调控能源需求,构建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加快推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浅层地热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提高非化石能源使用比重。加大政策引导和鼓励力度,推进企业、机关、住宅建设应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淘汰落后的高耗能企业。“十二五”期间,禁止新建火电厂,实施燃煤热电资源整合,削减全市燃煤总量。强化能源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原煤消费量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下降10个百分点,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长15%,光伏太阳能综合应用规模力争达到60兆瓦。
倡导低碳生活。提倡绿色消费,普及绿色生活方式,积极引导和鼓励市民购买节能、节水产品和可再生利用产品,培养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推行绿色采购,进一步扩大节能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范围,确保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绿色产品占到50%以上。发展绿色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鼓
励绿色出行,发展低碳交通,倡导市民选择节能环保健康的出行方式。
第三节节约利用资源
围绕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合理配要素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高效使用土地资源。严格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制,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制定政策激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推进开发区“二次开发”和城市更新改造,加大土地资源的开发、整理和复垦力度,进一步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到,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0.988万公顷,工业集中区和经济开发区亩均土地产出提高30%。
加强能源节约利用。加强能源定额、限额管理,加快建立节能信息发布制度、节能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管理制度、合同能源管理制度等节能新机制,引导全社会挖潜节能。创新节能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和监督,多措并举实施企业小电厂整合、关闭工作。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企业节能降耗水平。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管理,促进科学合理利用能源,全面开展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大力推广集中式太阳能供热、制
冷与通风技术,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鼓励采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实现热电冷高考查询网供,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水平。
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完善节水监督检查机制。发展节水型工业,大力推广直流水改循环水,以及空冷、中水、凝结水回用等节水措施。发展节水型农业,综合运用节水技术,创建“节水灌溉示范园”。加强城乡水资源管理,实行取水总量控制和用水定额管理,实施用水阶梯式计价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大力发展中水回用和雨水利用,逐步实行分质供水,推广使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器具。积极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社区、家庭、灌区和节水型学校、医院等创建活动,形成全社会节约用水的良好氛围。到,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下降2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以上,再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33%。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大力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强化资源回收利用的导向机制,制定和完善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政策,建立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加强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管理,实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工程,实现工业固体废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推行农业废弃物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加大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和综合利用的推广力度。建立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逐步建立家电产品回收利用制度。
第四节培育生态文化
强化全社会生态文明宣传,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观念、新知识、新举措、新成效。引导各级组织、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生态乡镇”、“生态村”等各类生态创建活动,大力倡导节水、节能、节电、节地等低碳消费方式,努力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广泛动员全社会重视环保、节约资源和建设生态,鼓励企业参与“环保模范企业”、“环境友好企业”等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加大资金投入,支持环保公益事业。健全公众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参与监督机制,推动企业、个人自觉履行生态环境责任,引导全社会积极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第四章城乡建设
坚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大力优化空间布局,推动“一体两翼、七区一体”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城市辐射能级和城乡集约化开发建设水平,加快区域城市化进程,推动城乡建设由注重城市形态向注重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转变。
第一节优化市域空间布局
按照空间均衡、合理分工、开发集约和保护得当的要求,明晰主体功能、配空间要素、落实空间政策,引导区域按功能分类发展,形成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相融合的空间发展体系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
实施市域主体功能分区。根据国家、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制定实施《无锡市功能区规划》,确定宜兴湖父、太华等镇为限制开发区域,长江和太湖无锡水面、惠山国家森林公园、龙池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为禁止开发区域,其他市域发展空间为优化开发区域。根据未来转型发展和用地空间增长需求,将主体功能区的优化开发区域划分为优化提升、重点拓展和适度发展三类区域,同时设立若干不开发和无干扰区域,制定实施配套政策,加强管理和调控。优化提升
区域,对中心老城区和锡山区东亭、惠山区钱桥、新区江溪、江阴市华士、宜兴市宜城等开发程度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本饱和的区域,按照“盘活存量、集约高效”的要求,促进服务转型、功能优化和效率提升,不断提高经济开发密度与产出效率,未来基本不新增建设用地。重点拓展区域,对锡山区东港、惠山区玉祁、新区硕放、滨湖区华庄、江阴市利港、宜兴市丁蜀等开发强度适中、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作为未来城市重点发展方向和产业重点建设区域,适当扩大建设用地增量供给,降低环境容量削减强度,促进要素集聚和功能完善。适度发展区域,对锡山区羊尖、新区鸿山、滨湖区雪浪、江阴市青阳、宜兴市新庄等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弱的区域,可适度增加集镇建设空间,集聚经济和人口,成为服务周边农村、促进城乡一体的重要载体。不开发和无干扰区域,对锡山区鹅湖、惠山区阳山、江阴市长泾、宜兴市西渚等区域内重要的农业生产空间、自然生态空间,以不开发、不干扰为导向,保持现有的空间形态,确保土地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附图一:无锡市功能区示意图)
优化城乡建设空间布局。顺应高铁、城铁、地铁等建设对城市功能布局的深刻影响,发展和完善“一体两翼、七区一体”城乡建设空间格局,打造高品质、全景式现代化城市。全面推动形成以无锡市区,江阴城区、宜兴城区为两翼,新型卫星城为支点的区域城市体系。无锡市区加快建设太湖新城、
蠡湖新城、科技新城(新区)、锡东新城和惠山新城,增强新城集聚、集约、配套功能。江阴城区加快建设临港新城和山湾新城,宜兴城区加快建设环科新城和东新城,形成“一体两翼”特色城市形态。着力加强各区域之间规划、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有机衔接、整体配套,推进“一体两翼、七区一体”功能配套互补、交通快速便捷和基础设施无缝对接。以中心镇建设为重点,统筹安排工业区、农业区、居住区和生态区的空间布局,加快建设若干新型卫星城。
(附图二:无锡市城镇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